大众体育文化内容的十年。。。。

加拿大人麦克卢汉曾经如此吐槽美国上世纪50、60年代随着经济高度发达而不断娱乐化的媒体形态:

西部片和肥皂剧体现了美国人边疆与家乡分裂的特征。西部片是男人永恒的边疆,肥皂剧是女人情感的家乡。这两个传统是分裂的,而不是融合的……

他反思娱乐化的节目到底能不能给人们真正带来自我意识。

的确,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镜面之一,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大众文化内容最能体现这个过程。

十年来,大众体育文化内容见证了中国综艺格局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卫视混战,到后来“爱优腾”登场。从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到腾讯视频的《超新星全运会》,大众体育文化内容在内容、形态、内核上的改变,见证了互联网媒介形态的崛起和年轻一代内容消费者的登场。

大众体育文化内容十年来的变迁,也是中国观众审美趣味不断提高,中国节目制作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对“纯娱乐”节目进行反思的开始。

1.2008-2012,素人冲关、全国复刻的4年

2008年奥运会前后,为了响应全民奥运、全民健身的号召,地方电视台兴起了一批素人冲关类节目。比如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浙江卫视的《冲关我最棒》。

湖南卫视2008年9月推出《智勇大冲关》仅播出两期,节目收视率就排到了全国同时段第三位,在多个城市收视率高达4%。几乎所有90后都记得一家人守在电视面前看素人冲关时变成落汤鸡出洋相而哈哈大笑的场景。

这类节目低制作成本,高可复制性,让一批三四线地方台迅速复刻。带动了一批电视台竞相打造自家的冲关类节目。

冲关类节目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迅速争取收视率,但其瓶颈是显而易见的:

1、批量复制带来了审美疲劳,几十家电视台同时上冲关类节目,瞬间把节目变得烂俗;

2、任何冲关类节目不管怎么改变赛制、改变游戏规则都架不住连续五年不断播出;

3、只能季排,也就是夏秋季播出,素人缺乏传播后劲,互联网时代也缺乏讨论空间。

这些节目在电视播出时简单直观,也容易引发家庭共鸣,但种种硬伤问题决定节目形态单一、社会化传播链条极短,天花板很低。

在电视时代,它们当然可以做“一锤子买卖”,让观众在电视面前笑完拉倒,作为家庭集体kill time的节目。

2011年之后,微信、微博崛起,一个节目好不好的评判标准变得更立体、多元了,它不仅仅需要节目观赏效果好,还需要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发酵,形成二次传播,甚至形成价值冲突和价值讨论。

就像在《十三邀》出品人李伦看到马东揶揄许知远时会立马意识到这期节目可能会走红一样。在一个无序而快速的时代里,人们喜欢看到冲突——不一定是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更多是价值观的冲突。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点,《智勇大冲关》2012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冲关我最棒》2013年停播。


2.2013-2016,流量明星、版权采买的4年

随着素人冲关类节目退出历史舞台,跳水、生存户外类体育综艺成为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一线电视台的选择。

这是国内大众体育文化内容的一次转型,也是电视台之间在大众体育文化内容中通过明星、制作、投入形成拐点、拉开差距的开始。

2013年,江苏卫视引进德国模式制作了《星跳水立方》。在同一年,浙江卫视则引进荷兰模式制作了《中国星跳跃》。

这两档节目的特点非常鲜明,几乎是对过去素人冲关类节目模式的彻底颠覆:

1、低制作成本变成高制作成本,版权采买、邀请明星、节目制作剪辑,节目各个环节都要钱,而且成本不菲。

2、素人为主变成流量明星为主,像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当时请来的嘉宾团非常的豪华,像陈楚生、韩庚、张柏芝等很多大牌的明星,都曾经上过这个舞台。

3、版权采买,复制韩国、欧美娱乐综艺模式,通过形式、内容创新迅速拉高收视率和关注度。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就大手笔购买了德国节目《Super Brain》的版权。

遗憾的是,跳水类两个节目播出一季便停播。但值得肯定的是,流量明星真人秀的内核,跳水类节目是没有做错的,这个内核在其他节目上生根发芽逐渐取得了成功。

2014年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引进自韩国的经典节目《Running Man》,在全国掀起了户外真人秀的风潮。

2014年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模仿了美国经典环球竞速真人秀电视节目《The Amazing Race》。

2016年的里约奥运之后又出现了几十档体育明星参与的体育综艺,比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冠军范》等。

虽然《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以及《中国冠军范》的节目形式各有不同,但这类明星真人秀类基本逻辑一致。

1、流量明星可以给节目带来稳定的收视传播,流量明星本身也可以通过这类真人秀节目展现自己更丰富、多维的人设;

2、娱乐明星、体育明星一般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有稳定的粉丝,可以让节目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社会化讨论,为节目带来广告效应;

这种竞争模式在今天变得更越来越普遍,而且也在被视频平台广泛学习采用,成为一种成熟的流量生意。


3.2016-2018,网络自制+节目创新的开始

2016年之后,中国的综艺格局发生了变化,过去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一线电视台虽然依旧是霸主,但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的自制综艺伴随着视频平台和互联网电视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更多新的选择。

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发布《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鼓励自主原创节目。

流量明星主导的体育综艺依旧强势,不过互联网平台正在试图尝试一些新的玩法。

比如说,节目形态创新,腾讯视频大胆创新,开发了新的节目形态——《超新星全运会》。11月10日、11日两天的直播是专业体育赛事的模式,也是整个事件的核心和主题。而前后四期则以节目的模式将运动员备战时的训练状态和心路历程进行真实呈现。

中国视频平台开始自制节目之后正在一点点提升制作经验,把节目内核内化吸收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而《超新星全运会》则打破了现有的节目模式,开创体娱跨界融合的新形态。

1、赛制本土化,按照地域分组对抗,以此来激发有关地域特征的社会性话题讨论,这是一场专业比赛而不是娱乐节目。

节目里将来自25个省、市、地区及海外的近150位艺人按照家乡地域分组,由刘国梁、李小鹏带领的金牌教练团负责训练。

专业比赛、地域分组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它容易激发起观众的“站队”,在社交媒体上的争论、传播,对一档大众化的体育节目来说,能引发讨论才是它成功与否的第一步。如果讨论度寥寥无几,最后也基本约等于失败。

2、从“体育为表明星为核”到“明星为表体育为核”,和跑男等依赖流量明星的节目不同,《超新星全运会》把专业的竞技场搬上了荧幕。

仔细盘点《超新星全运会》的软硬件设施就会发现,不仅有专业的裁判、专业的教练、专业的赛事直播,还分成了专业的田径项目、水上项目以及射箭等综合项目,强调以赛事为核心展开对抗。

传统的带有体育元素的节目,更多是强调以游戏化竞赛的模式来延展出明星与明星之间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星需要这种节目来丰富自己的人设,争取路人缘。

大胆假设一下,如果按照传统节目的手法,在这次《超新星全运会》应该是把“创造101”的几位女生分在一个队伍,把“SNH48”的几位女生分在一个队伍,按照团体分组进行对抗。但为严格贴合全运会标准,节目中打破了艺人们的“原生团队”,按照地域重新分组,真刀真枪进行体育竞赛。

这种有艺人参与的大型运动会,按照刘国梁在比赛前的训话,他提到希望“超新星”们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力,让更多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

3、现场直播是这场运动会的一大亮点,它的不可确定性就像我们在看体育赛事直播一样惊喜,有期待感。

过去的体育节目基本是以录播为主,节目经过长时间录制、剪辑,最后还添加有种种彩蛋,最终给观众呈现出经过精心设计的节目效果。《超新星全运会》则是用直播的方式为观众带去无法预料的体育竞技。

这种直播甚至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大众体育文化内容的一个分水岭。

过去大家看录播,很多人设、话语都是经过设计或者是明星自我包装,但是直播的方式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明星长时间在聚光灯下无缝曝光,从传播角度上看,会让观众更有期待感。

4、首次打通腾讯视频和腾讯体育的核心资源,带来了内容生态的融合。

当下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几部电视剧、几部综艺的拼杀,而是节目品类、精神内核的对抗。

娱乐和体育拥有着不同的用户群体,需要碰撞在一起,为平台带来最大人群的覆盖,实现娱乐产业和体育事业的互利共赢。

腾讯体育和腾讯视频需要把资源组合在一起,让腾讯内部的生态逐渐融合,最大程度发挥体育文化内容的作用,在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上得到统一。

当然,创新是具有风险的,这需要平台方敢去冒险尝试。

此前光明网采访多位综艺节目制作人得到的共识是:

真正想要去原创一个模式,需要很多时间去做研发,涉及大量用户调研,怎么设计节目结构都要反复推敲。

不过,腾讯视频作为一家以创造力为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因此创新的种子能够在相对宽容的环境中诞生。


4.我们需要更多“硬核”节目

传媒理论学家麦克卢汉在他的《机器新娘》中曾如此比喻娱乐节目:

大众文化兜售的梦幻看似就像鲜美的诱饵,目的是要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以便盗贼偷袭成功。

他和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中的观点基本一致,“娱乐使我们更倾向于无结构的观念和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的确,过去几年来节目过于娱乐的倾向并非健康的发展路线。

这一两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腾讯视频在这方面的转变——比如说去年走红的《十三邀》,这种文化访谈类节目通过思想深度同样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并且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

它并非综艺,也没有太多娱乐明星,甚至观看时费时费力费脑,需要沉下心去理解其中的每一句话。但年轻人会因为一档节目,去参与各种线下思想沙龙,去看一些真正硬核思想书籍,用更高、更深的维度去思考社会现象,试图理解复杂的人心和问题。这恰恰就是视频平台应该达到的社会化传播效果。

大众体育文化内容同样不能仅仅以玩为目的,而是要起到更多“硬核”的作用。

事实上,《超新星全运会》证实着娱乐和体育都在以更开放的态度融合。作为首个青春体娱跨界IP,这档节目具有标杆意义,它借助众多艺人感染更多的年轻人投入体育之中。让竞争的思维融入到受众的观念之中。

通过昨天上线的赛前预热片,我们目前并不知道《超新星全运会》到底能有多大的社会效应,也不知道它能否成为一个叫好又叫座的体育文化内容范本,但至少它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大众体育文化内容创新的起点——不管是精神内核、节目创新,都看到了可喜的改变。

腾讯视频凭借平台自身的创造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开拓了新的行业局面。中国视频平台的自制节目正在逐渐呈现出更专业、更独立的姿态,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的确,我们大众文化内容,也的的确确需要有更多面向未来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