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幼的时候不记事?

我们提起小时候,常会用到“从记事儿起”、“还没记事儿”之类的说法。之所以会这么说,就是因为在人生最初的一个阶段中,我们其实是不记事的。这种童年失忆,的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数人都不记得自己两三岁之前的任何经历,而在这之后的几年中,虽然有些记忆,但也多数是模糊不清的。

消失了的童年记忆

这个现象让人感到十分费解,因为幼儿可是有着极佳的学习能力的。我们在人生最初的几年中,学会了许多受益终生的复杂技能,例如走路、说话还有识别人的面孔的能力。然而,有关幼年所经历事情的记忆对于成年人来说却完全消失了,好像我们自传的前几页被撕掉了一样。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童年失忆呢?弗洛伊德在1905年提出,我们之所以压制了童年记忆,是因为这些记忆中充满了性和侵略的冲动,让我们实在耻于面对。佛洛伊德的这个大胆理论后来逐渐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观点认为幼儿还没有能力形成关于自身经历的清晰记忆。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认识又发生变化了,研究者不再只是调查成人对于童年的回忆,而是直接研究儿童本身。他们发现,两三岁的儿童还是可以回忆起自身经历的,但是这些记忆很快就消失了。有关童年失忆的问题于是就变成了是什么导致童年记忆消失。

记忆之桥的建成

科学家们发现,这不是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影响记忆保存的因素有好几个,它们互相合作才让我们留住了回忆,导致童年失忆原因是很复杂的。

这些因素中的一个就是大脑本身的结构。大脑中有两个主要区域是与个人记忆的形成和存储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层和海马体。海马体的作用就把各种经历的细节整合进长期记忆中。

而这就有些让人迷惑了,科学家们一般认为海马体和周边的大脑皮质都是很早就发育完全了,不应该会拖记忆的后腿。不过在最近的15年中,科学家们逐渐搞清楚了在海马体中有一个很小的叫做齿状回的区域,是直到四五岁才发育成熟的。齿状回就像一座桥,让周围大脑结构的信号通过它传递给海马体的其他区域。所以,在齿状回发育完全之前,我们早年的经历是没办法存入长期记忆中的。如果这个信息的通道没有完全成熟,记忆就没办法有效地巩固。

不过,详细的科学调查表明,儿童们还是能回忆起齿状回发育成熟之前的一些事,这说明大脑发育自己还不足以完全解释童年失忆的现象。

还有,在人的早期记忆出现的具体年龄上竟然还存在着文化差异。在一项跨文化对比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欧洲裔的人最早记忆出现的平均年龄是3.5岁,东亚的人则是4.8岁,而新西兰的毛利人是2.7岁。这种差异显然不能用大脑发育来解释,要想完整解答童年失忆这个谜,肯定需要其他线索。

自我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影响

大脑的记忆区域发育成熟后,并不能就使记忆完全形成,人们还需要其他条件才能实现记忆。

有的科学家提出,另外一个影响早期记忆出现的重要因素是就是对“自我”的认知。人能意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我”是与“你”不同的,这种能力一般是在18个月到24个月是出现。科学家认为,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可以帮助组织我们的记忆,使得记忆变得更加深刻,并伴随我们更久的时间。

不过这肯定也不是童年失忆的全部答案,因为即使在自我认知形成之后,仍有一段时间给我们的留下的记忆非常稀少。因此,有人提出,记忆形成还需要的另一个条件就是语言能力。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一项实验,邀请一些2到4岁的儿童来参与一个游戏,操作一个叫做“魔力缩小机”的玩具。具体玩法是把某个形状的物体放入玩具中,然后进行一系列操作,就会有同样形状但是个头更小的物体从玩具中冒出来。研究者还记录下了这些孩子此时掌握了哪些词汇。

在6个月到一年之后,研究人员再向这些孩子询问玩这个玩具时的经历。孩子们还记得这个游戏的玩法,并能够再现当时的情景。不过没有一个孩子能用他们当时还不会的词汇来描述这个玩具,即使在这期间他们的词汇量已经有了飞跃式的增长。他们描述玩具的能力被玩游戏时所掌握的语言限定了。

后来,科学家又找到了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了人们最初记忆的内容是由最早掌握的词汇决定的。研究者让一些成年人回忆并描述自己记忆中最早和“球”和“圣诞节”有关的内容。结果显示,这些最早的记忆出现的时间都是在人们学到相应的词汇几个月之后。就是说,你必须在自己的词汇表中有了一个词,才能够为相应的概念建立记忆。

可能在记忆构筑的过程中,自我认知打下了基础,而语言则进一步搭建整个建筑,把事件细节加工成可供我们日后回忆起来的格式,为记忆添砖加瓦。科学家推测,语言之所以有这种作用,是因为它可以让儿童把经历叙述出来。比方说,两岁的孩子能辨认出一只狗,但直到4岁之前,他们都不能很好地描述他们与狗玩的经历。等他们的语言表达更熟练后,才能够记得那些经历。

记忆的文化差异

还有些研究者记录了一些儿童在2到4周岁之间时与母亲的对话,按照对话细节是否丰富,把这些小孩分成两类。在10年后,他们联系这些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询问他们的早期记忆。调查显示,那些当年同母亲进行了更多细节丰富的对话的儿童,往往有着更清晰的早期记忆。这也就是说,当孩子年幼时,父母与他们的谈话方式对他们将来会记得些什么有着很大的影响。

这就可以解释记忆出现时间的文化差异了,相比于东亚,欧洲和北美的父母与孩子聊天谈起往事时,描述的一般要更详细。结果导致他们的孩子留下了更多的早期记忆。至于毛利人,他们有讲故事的传统,详尽的口述历史代代相传,这使得他们留下了更早的人生记忆。

听父母家人讲述,不只是能提高儿童们自己的叙事技能,也有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概念的作用。在北美文化氛围中,人们热衷于纪录片和真人秀,这都是关于人生故事的。父母跟孩子交谈的时候更关注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感觉。而在东亚文化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父母总是把过去的事情当作教育工具,并不关心孩子们在事情中自身的感受。结果就是,不同文化的儿童们对于自我认定有着不同的认识。

我们能找回幼年记忆吗?

语言和自我认知都是人类自传式的记忆萌芽的必要条件。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人们取回失去了的童年记忆?年幼的儿童的确能在短期内记得很多事情,很多家长都注意到自己的孩子能清楚描述几周之前的动物园之旅。不过这些幼年时期的记忆非常脆弱,可能根本就没有被转为长期记忆存储下来。

有的科学家认为,早期的记忆根本不存在了。并不是我们长大后逐渐遗忘了童年的经历,而是那些经历根本就没被保存在记忆中。不过也有人对于恢复早年的记忆仍抱有希望,他们认为童年记忆一直保存着。记忆就像是我们感官拍下来的快照,当我们逐渐成长时,语言能力和自我概念帮助我们把这些快照整理归类,有序的存放以便随时读取。在这之前的快照虽然拍下来了,但却杂乱无章,所以无法读取。如果的确如此的话,我们只要找到正确的线索,就还能把这些记忆挖掘出来。

现在科学家们除了用词语和图片来启发人们寻找早期记忆,还开始利用气味,颜色还有音乐来试图换回沉睡的记忆。如果他们真的能找到合适的方法的话,我们可能真的可以找回人生最初时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