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数我国“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之建立,大多是一代人完成江山易主,例如汉高祖刘邦,隋文帝杨坚,宋太祖赵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自己完成王朝缔造。但是,我国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大元王朝和大清王朝,这两个王朝缔造情况较汉族王朝就比较特殊了,它们从建立之初到完成“大一统”,都至少历经三代人的努力。为什么少数民族王朝会“与众不同”?
这两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之建立,还真是有几分类似。
首先,他们都是第一代领导人为王朝打下基础,而且都只是称汗并未称帝,大清王朝的奠基人是努尔哈赤,大元王朝的奠基人是成吉思汗铁木真,这两位都在各自王朝缔造之后,被追封为开国之君,庙号都是太祖;
其次,都是第三代领导人完成“大一统”,大清王朝完成“大一统”的是努尔哈赤之孙福临,而大元王朝完成“大一统”的是铁木真之孙忽必烈,这两位的庙号都为世祖。当然,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只是都没有完成“大一统”。其中,“辽”、“金”两朝虽然没有统一全国,但是统治北方甚至是中原大部分地区,也是国祚延绵时间比较长。这两个王朝都是太祖皇帝完成建国和称帝。
图1努尔哈赤半身朝服像
既然这两个王朝之建立如此类似,我们就比照大元王朝和大清王朝的建国历程,看看两大王朝异同之处,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
1. 奠基人称汗,但是取得成果差异巨大
大清王朝的奠基人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但努尔哈赤生前仅做到称汗,似乎和元太祖成吉思汗差不多,但是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基业也仅仅是统一女真大部,而成吉思汗已经做到称霸亚欧大陆,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2. 太宗时代建国称帝,大清王朝独一份
大清王朝建国称帝是在太宗皇太极时代完成,皇太极继承其父遗志和基业,励精图治,终于在大明、朝鲜和蒙古三面围困之中,突破重围完成统一辽东。皇太极开创大清王朝新的里程碑,此时大清王朝可谓是完成了从蓄势待发到厚积薄发之转变。恰在此时,多尔衮帮助皇太极得到了大元王朝之传国玉玺,“天命难违”皇太极趁机称帝。这是大清王朝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之前的王朝是没有太宗时代称帝的,大清王朝是唯一。
图2清太宗皇太极腰刀
3. 第三代领导人完成“大一统”,但是难度不同级
就在皇太极踌躇满志,准备带领大清王朝缔造下一个神话之时,魁梧健硕的皇太极突然驾崩,承袭皇位是皇太极第九子世祖皇帝福临(顺治皇帝),大清王朝进入世祖时代。此时顺治皇帝正值冲龄,根本没有领导王朝能力,在其叔睿亲王多尔衮的摄政之下,趁大明王朝内乱之际进驻中原。
又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之下,借着南明诸多政权之间的窝斗,以及李自成残留的农民军和南明之间的内耗,完成一统中原之大业。这又是大清王朝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从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国,直到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残杀,大清王朝基本完成“大一统”,历时25年之久,这绝对是我国历时上绝无仅有。而大元王朝在忽必烈建元称帝之时,中原地区仅存南宋政权苟延残喘,要不是忽必烈忙着征服日本(可惜两征日本都未成功),平定南宋几乎是分分钟的事儿。显然,大元王朝完成“大一统”之难度要比大清王朝低太多。
图3成吉思汗
4. 家族内部的政治危机,但是解决方式不尽相同
这两个王朝在建立过程中都发生过内部政治危机事件,但是在处理危机方式上并非完全相同。大元王朝的政治危机主要发生在蒙古汗国后成吉思汗时期,集中爆发在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和第四子托雷这两支两代人之间。整个过程故事很复杂和充满危机,直到忽必烈承袭汗位之前,都没有发生内战。
但是,到了忽必烈承袭汗位之后,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开始作乱犯上,蒙古汗国内战上演,经过四年的战争,阿里不哥最终败给了忽必烈,被忽必烈幽禁而终。应该说,这次内战还是给蒙古汗国乃至大元王朝都是带来很大创痛的,要不是中原南宋王朝孱弱,抓住机会来个趁虚而入,说不好真能翻盘。
图4 忽必烈
再看大清,其实从其前身后金汗国到大清王朝问鼎中原期间,这内部的政治危机一直就没断过。后金汗国时代,舒尔哈齐不甘屈居兄长努尔哈赤之下,打算拥兵自重自立门户。结果努尔哈赤大兵压境,很快将舒尔哈齐叛乱平定,并且一怒之下将从小跟着自己浪迹天涯的幼弟舒尔哈齐赐死。幸运的是,这次内战规模很小,并没有伤及元气。
再之后,虽说从后金汗国到大清帝国,在没有发生过内战,但是两次权力更迭与交接,都是危机重重。最后都是以代善和多尔衮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帝(汗)位,才化解危机与无形。可以说,倘若这两次危机,任何一次要是发生内部火拼事件,我国历史绝对不会存在大清王朝。
图5 满文
通过上文比较性阐述,可以看出大清王朝这个由满族建立的政权,确实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
之所以,这个偏于一隅的少数民族小部落最终能够发展成为“大一统”的帝国政权,主要原因还是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人才,并且每每关键时刻,关键人物都能做到以大局为重而主动让贤,保持了其内部凝聚力,这一点更是尤为关键。
文:王金百
参考文献:《元史》《清史稿》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