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强迫症”吗?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理障碍。虽然只有1%-4%的青少年和2%-3%的成年人患有强迫症,实际患病率并不高,但是因为其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影响较大,而且治疗存在一定难度,强迫症一直是精神医学及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普通人也常常会出现一些类似强迫的重复、刻板动作,如走路尽量走在路上的格子中间,关门习惯性推一下等;还会有一些担心,如出门后总在担心房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甚至会回家检查等。实际上当人们做某事时注意力不集中,如关门时打电话,或某事比较重要,如关煤气等,会出现类似不确定的感觉。读者们一定听说过“洁癖”,这可能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但也有可能仅仅是某些人的一些“习惯”而已。“强迫”现象与其他心理障碍的症状一样,是普遍存在的,是否属于病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症状的轻重,并不一定都是“病理性”。

那么,如何理解强迫现象呢?现代精神医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针对强迫症的理论解释。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强迫症既可能存在大脑生物学的改变,也有可能因各种生活事件的干扰发生于没有生物学基础的人身上。生物学派认为强迫症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行为治疗学派认为强迫症可能是重复检查及核对减少了影响和伤害,从而强化人们重复检查与核对,固定下来的仪式化动作可以缓解焦虑。

认知学派认为夸大各种行为的消极后果可能是本质所在,歪曲的认知导致对危险无限放大,进而产生各种担忧等症状。

社会学派认为人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难免受到外界生活事件的影响。如周围人出现意外会使大家关注导致意外的事件以及后果。如某人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会导致周围人关注各种与心脏有关的“症状”;因为某次失误被严厉批评后运用反复核查杜绝了错误,但是也会同时导致无谓的反复核查。

人本主义和精神动力学派也分别认为强迫现象可能是自尊和自控力不足,或道德感过强等所致。此外,家庭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强迫症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一方面父母的行事风格可能会影响子女,另一方面,关注及参与“安全行为”,如按照患者的要求重复核查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强迫症的症状。

精神医学的病因学目前最受认可的综合模式是素质-应激模型,即认为包括强迫症在内的心理障碍都存在一定的素质因素,在一定外界干扰情况下产生各种不适应的问题,如果影响持续存在会进一步发成症状并形成障碍。

当然素质存在生物学与心理社会学两个方面。生物学素质包括遗传倾向以及早年创伤造成的生物学损耗增加了罹患强迫症的可能性。心理社会学素质则包括人格特点、生活事件的影响等。尽管强迫性人格不一定必然导致强迫症的发生,但也相比其他人格特点更容易发生。当人处于连续不断的生活事件时,维持内在稳定的力量消耗殆尽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内在的稳定采取反复核查等“维稳”措施是一种权宜之计。但是,如果影响持续存在,权宜之计逐渐会形成行事风格,且造成一定的心理社会功能受损。

尽管每一种理论可能都不尽全面,但是,每一种解释都给我们深入了解强迫症增加了一种可能,同时也分别从应用纠正神经递质失衡的药物、面对“风险”适应焦虑阻断强化过程;分析现实性危险与扩大危险的关系,并从观念上客观面对危险,管控好节奏,及时化解影响,且从区分近期和远期影响等方面对强迫症进行干预。

本文来自《心理与健康》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