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赌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赌博而造成倾家荡产,甚至身陷囹圄的案例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了。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到底那小小一副扑克,或是一副麻将,一台老虎机,拥有怎样的魔力,竟可以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泯灭了人性。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从众与模仿。众所周知,赌博大多是群体性的。
大到赌场,小到私人牌局,基本都是一群人凑在一起,所谓“聚众赌博”。不少陷入赌博的人就是从“旁观”开始的。从众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个人受到一个群体行为的影响,这其中也不免出现模仿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许最开始只是好奇围观,耳濡目染得多了,很可能就会产生也赌几把试试的想法,向赌博的深渊迈出了第一步。
贪念。凡是参与赌博的人,无不希望赚个金钵满盆,没错,参与赌博最直接的源动力,就是“金钱”。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赌博并不是获得财富的正道,赌博给了人们一种一夜暴富的希望,更像是毒蘑菇,看上去很美,却能要了人的命。“久赌无赢家”,没有人能靠赌博发家致富,因贪念而投身赌博,只能与自己的意愿背道而驰。
寻求冒险与刺激。如果说贪念是在赌博中寻求物质财富上的所得,那么对冒险与刺激的追求就构成了赌博精神层面的动机。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偏爱冒险与刺激的事物,尤其是在千篇一律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背后,体验那种“心跳”的感觉,就成了一种享受与追求。在赢钱的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站在了自己这边,一种被神眷顾着的感觉。殊不知,这种刺激感会随着经历次数的增多而变得麻木,而幸运之神不可能总偏爱一个人。
让人身陷赌博的原因
维持赌博的心理因素强化。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叫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某个行为之后的奖励或惩罚可以
影响这一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斯金纳用强化的方式,通过喂食这一奖励手段,训练了很多实验动物,按照他的设想做出一系列规定动作。在赌博中,赢得赌资的物质奖赏和精神上的兴奋极大刺激了人们的“神经”。通常很多深陷赌博的人刚接触赌博时,赌运都还不错,确实能赢一些钱,然而正是这种强化,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下注。
侥幸,乐观主义偏差。了解过强化理论,也许有人会问,不是还有输的时候吗?为什么输钱没能很好发挥它“惩罚”的效果,让赌徒回头是岸呢?这就要说起人的另一种心理现象了—乐观主义偏差。原来,人们通常倾向于认为自己更有可能经历积极事件,而他人则更有可能会遭遇消极事件。这本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倾向,但也要分时候,分情况。
就拿赌博来说,每一次下注的时候,结果都是未知的,可由于乐观主义偏差的存在,人们很可能会觉得自己赢的概率更高一些,哪怕之前一直在输,也会觉得“这次总该翻盘了”。因此,“惩罚”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每一次下注在赌徒眼里都是一次新的机会。
赌输后为何仍无法自拔?
不承认自己是输家。一次赌博或许有输有赢,赢的人很少见好就收,而输的人也往往无法自拔。常有赌徒即使输个精光,也不惜卖房、借高利贷,甚至通过违法犯罪的手段弄到赌资,继续赌博,企图回本,这是为什么呢?如此执着,说起 来确实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可事实上,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一种自我的膨胀。能在赌场一掷千金的人,通常都曾有过成功和辉煌的过往,这里边不服输的精神或许功不可没。可赌博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再多的努力和付出也不会在赌场获胜。久赌无赢家,真正的赢家是赌场。在参与赌博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输了。
对劳动致富价值的否定。
辛辛苦苦一个月挣来的工资可能还抵不上赌场上运气好时一天的所得,这是很多赌徒的切身感受。在赌桌上,来钱似乎太容易了,和通过劳动所得不在一个数量级。试想有过一天赢上万的经历,还有什么心情去为月薪几千的工作而辛劳一个月呢。没错,赌博让你的劳动变得相对廉价了。这就是为什么长期赌博的人很难收手,回归正常的生活,靠努力工作挣钱。然而,在赌桌上,来钱容易,输钱更容易。当劳动致富的观念被打碎时,赌博无尽的深渊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
本文来自《心理与健康》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