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中德军购,很多人都有耳闻。不过对于这种军购,网络上看法比较冲突,有的认为,多亏德国人的武器,中国军队才没被日本人快速击败,甚至有人据此认为希特勒对中国有好感;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德国人在1934-1937年时出售给中方的军事武器、机械设备不仅昂贵而且用处不大”。那么,抗战期间的中德军事贸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德双方的军事合作事实上从北洋军阀时期就已经开始。而到了希特勒正式掌权后的1934年,德国方面甚至开始加大与中国方面的贸易往来。对德国来说,位于亚洲的中国就是一块巨大的“经济蛋糕”。德国钢盔,毛瑟步枪,甚至还包括了部分军靴……这些装备虽然在价格上相对要高出国际价格20%,但对于自1931年以来就与日本不断发生摩擦的中国军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早在1930年代初,德国方面就已经派遣了专门的经济考察团来华探讨建设化工厂、炼钢厂等合作事宜。而作为一个贫弱的农业国,能有属于自己的工业体系无疑就是迈入富强的一个象征。与此同时,德国人在1934年3月时即派遣了“德国国防军之父”塞克特来华担任军事总顾问。他本人无疑也对中德之间的军事贸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塞克特来华之后,将原本的中德贸易的相关事务特地交给了当时的“和步楼”公司全权负责。而和步楼这项民营企业也就此成为了中德军备-资源之间交换的重要桥梁。1936年2月,中方甚至专门派遣代表团远赴德国访问,面见到了希特勒等德国军政经济首脑,再一次有利推动了中德双方的贸易发展。
▲一手缔造了二战德国国防军,第三任德国军官顾问团团长的塞克特将军无疑对中德之间的贸易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他本人的建议也是促成中国代表团能与德方高层首脑对话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就是在中国派出顾振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德国1年多后,1937年6月,希特勒战争首都柏林再一次会见了以孔祥熙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试图公开表明自己对中方的态度。
然而在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德之间的贸易就随着日本人的压力而不得不终止了。作为同一战壕下的“轴心”盟友,纵使希特勒不想失去这个在远东地区具有巨大利益的“蛋糕”,在地球另一端的日本人也绝不会允许他继续这样“资敌”下去。
而中德的贸易数额也在1936-1937年达到了巅峰:1936年德方运抵中国军火价值2374万马克。而到了1937年更是达到了8278万马克的数额。这其中包括了各种口径高炮,战车,轻武器,甚至是小型潜艇,鱼雷艇!尽管这一数额相比日后美国人对华的“租借法案”以及苏联人日后的“贷款补助”相比少了许多,但在抗战极其艰难的初期,正是这些“德国货”帮助了中国军队能够挺起胸膛,与素质与装备上远强于自身的日本侵略者战斗到最后一刻。但中德的这种急速发展的经贸关系完全是处于互相利用的需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此基础上也就缺少了政治上的基础保障,而这也势必会导致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在其中,矛盾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乃是亚洲产钨大国。1932年-1938年的7年时间里,中国的钨产量占据世界总量的37.6%。而德国人每年从世界购入的半数钨,60%-70%为中国所进口。这一数字到了1938年时达到了79%之高!同时,德国进口的军火占到了其进口总额的80%!由此也可以看出“德国货”无疑也占据了抗战初期的大半江山!
▲欧洲战场上被视为“敲门砖”的Pak36-37炮,直到1945年时仍然能对停留在中国大陆上的日军装甲兵构成致命威胁。
从上述的数据我们也不难看出,在“美援无期,苏援未至”的1937-1938年中期,德械实际占了中国军队的大半武器库。虽然在数次会战中败北,但这些来自欧洲的武器依旧让日军头痛了一把:德械的第88步兵师在南京雨花台血战日军部队,装配机枪的一号坦克在南京高淳附近使用机枪重创日军。击毙日军战地记者滨野晓夫,德国Pak36-37炮成为日军坦克兵最为忌惮的“大杀器”……
可以这么说,倘若没有了中德互相的利用,在军火禁令刚刚解除,而中国又缺少外汇,只能以资源换武器的情况下,又有哪个国家愿意向德国人这样“互利互惠”呢?
部分数据参考自:《友乎?敌乎?德国与中国抗战》——马振犊,戚如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抗日战争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