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身体就越来越脆弱了?

人类一直在悄悄进化

现代人类的历史大约有20万年,而在最近这一万年内,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以前的十几万年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带动了人体的不断改变——人的腰围、身高、肌肉、骨骼、血管以及激素水平都远古时期的祖先大不相同。

这些变化是人类仍在进化的鲜活例子,其中有些是源于遗传基因的改变,但也有一些可能只是现代生活方式造成的临时改变,如果我们重返石器时代的话就还能变回去。这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之间作用复杂,不太容易分辨清楚。某些身体变化不需要很长时间就能发生,体现了人体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生活环境的能力。

要研究人的身体在这一万年来是如何变化的,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就是利用基因,分析现代人的基因,研究某个基因在不同种族人群之间的变化,就可以知道这个基因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并可以追踪它在世界上传播的轨迹。基因的改变对应着身体的变化,例如,有个基因是随着奶牛畜牧的发展在几千年前出现并散布开来的,这个基因可以让人在成年之后依然可以消化乳糖(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重要成分),而没有这种基因的人同远古人类一样,喝牛奶时容易腹泻。

另外一种更直接的手段就是研究古代人类的遗体。一些不同时代的遗体或偶然、或刻意地被保留到了今天。比较这些遗体和现代人身体的不同,我们就可以找出文明对我们的身体做了些什么。

孱弱的身体

千万年来,人类身体的不断进化,使得某些古老的疾病变得少见了,但同时使得我们更容易患上某些疾病,例如,如今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古代就没有,这是由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古代人类截然不同所导致的。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来说,最显著的改变就是现代人变得更胖了,这要怪他们高热量的饮食和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显然,这种变化是完全可逆的,如果回到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时代去,人们必然减肥成功。

另一个不是那么广为人知的改变是,现代人的肌肉也不如祖先发达了。这原因也很明显,我们现在用肌肉的机会远不如过去多了。肌肉变小了,用来支撑它们的骨骼相应也会变细,所以化石记录就能反应出人类肌肉逐渐萎缩的情况。比较古今人类的骨骼,可以发现我们现在的骨头确实变得纤弱了,不但骨头的整体直径缩水,连骨骼外层的密度也下降了。

美国一名科学家用X射线透视了大概100条300多万年前的人类腿骨化石,还研究了近代的一些人类骨骼,包括900年前的北美土著居民、以及20世纪早期的东非人和美国白人。他发现,从200万年前到5000年前,人类的骨骼强度下降了15%。而从5000年前开始,这个趋势开始加速,在之后仅仅4000多年间,骨骼强度又下降了15%。他认为,自从人类最早开始使用工具时,骨骼就开始变得纤弱了。最开始是斧子,然后是犁,直到现在的汽车等等,人类需要耗费的体力越来越少。现在,伏案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新生活方式使得人类对自身力气的依赖越来越弱了。

这样的改变过程多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的变化导致的呢?我们如果重返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又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呢?这几乎无法回答,因为我们不知道控制着骨骼密度的基因是什么,也没有逆转时光回到石器时代的人类骨骼标本供科学家研究。

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我们每个人而言,如果多加锻炼,身体还有着惊人的改变空间。以职业网球选手为例,他们持拍手臂的肱骨要比另一个手臂强度高40%,而普通人两条手臂之间的差异只有5%到10%。那么如果把我们送回石器时代,被迫辛勤劳作之后,我们的骨骼也会变得更结实。这说明现代人类身体还保留着恢复强壮的可能,只要运动量足够大就行。强韧的骨骼就不易发生骨折,在过去,髋骨骨折就不如现在常见。而在考古发现的古人类样本上,髋骨骨折几乎绝迹,即使把那时人类的短暂寿命考虑进去,发生率也远低于现在。

激素变化和改道的血管

文明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身体特征,也改变了家庭的大小,从而让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了变化。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古代女性一般会生育六七个孩子,她们成年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怀孕或是哺乳,这两个阶段都会暂时减少体内的雌激素,有利于女性生理平衡。而现在,尤其是发达国家,生育减少了,女性的哺乳期大大减少。另外,肥胖、缺乏运动锻炼、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也会提高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现代的女性体内的雌激素远高于古代,使得现代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大增。一般认为,现代女性在一生中有1/8的机会患上乳腺癌。

乳腺组织虽然不能形成化石,但科学家有其他的方法追踪过去人类的激素水平,因为体内长时间的高雌激素水平可以使得颅骨在眼睛以上的部位内侧变厚。利用医学院收集的标本,科学家们测量了近1000个生活在100年前的女性的颅骨。他们还用CT扫描了400个活人。结果发现,相比于100年前,现在出现颅骨增厚的女人多了50%。而在30多岁的女性中,颅骨增厚的人比例由过去的11%增加到了现在的40%。

还有一个起源更加神秘的身体变化,我们的手臂上好像比过去多出来了一条血管,叫做正中动脉。本来,这条血管当人处于胚胎阶段时的确是有的,不过按照教科书,这条血管随着发育会逐渐萎缩并在胎儿8周之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尺动脉和桡动脉。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身上保留着这条血管,比例从20世纪初的10%增长到了20世纪末的30%。

与此同时,我们血管的主动脉有一段失去了一条分支,这本来是给甲状腺供应血液的几条血管中的一支。这些血管变化的具体原因还不清楚,科学家们猜测这可能与母亲怀孕时的饮食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关,也有可能是由于现代医学和福利制度使人体不需要这条分支了。

了解人体未来发展趋势

生理学家还不能完全搞清楚对人类身体变化的种种原因,一些疾病的进化解释是否正确也还存在争议。所以,很多医生对这些变化兴趣寥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这些变化趋势就没有用了。如果20岁的人和90岁的人动脉存在差异,那么在医疗过程中就需要区别对待,至少外科医生动手术的时候需要知道这些不同。

研究人体变化,还有可能帮助我们了解一种严重疾病的起源。人类有一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因此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呗淘汰了,但这种基因突变在疟疾疫区的人群中却一直顽强存在,原因就是它们可以保护人免遭疟疾危害。

此外,这些研究还能帮助我们了解人体未来发展趋势。一个例子就是脊柱裂,这种疾病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瘫痪。这是一种出生缺陷,是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有关脊柱和大脑的神经管没有正确的闭合,在几节脊椎上留下了裂口,因此出生后留下了这种缺陷。医学界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上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脊柱裂的发病率都明显下降了。

但奇怪的是,现在有一系列证据证明,隐性脊柱裂变得越来越常见了。隐性脊柱裂一般对人体影响不大,它影响的是脊柱最底端的5根脊椎(标号S1-S5)。有隐性脊柱裂的人一般没什么症状,自己根本不知道,虽然有些证据显示隐性脊柱裂与背痛或其他罕见的健康问题存在关联。

科学家研究了被火山吞噬掉的意大利古城庞贝中的人类遗骸,发现有10%的庞贝人S1脊椎是未闭合的,而现代人中则有20%。越靠下的脊椎越容易裂开,最底下的脊椎S5,在庞贝人中有90%是未闭合的,而现代人则几乎是100%。

对隐性脊柱裂的研究显示,我们的脊柱越来越倾向于一种开裂的结构。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呢?科学家认为,可能是人类骨骼的整体发生了变化。人类的骨骼长久以来变得越来越纤弱,可能会在脊柱上引起连锁反应。毕竟人类身体上每一处的骨头都变得越来越少了。骨头减少的原因就是人类再也不需要干那么多体力活,不需要那么多骨头了。这是人类身上的环境压力减轻了所导致的结果。

毫无疑问,随着科学家技术的发展,自然选择对于人类越来越不起作用了,100年前,有1/3的儿童在5岁之前就被自然选择淘汰,而现在绝大多数出生的孩子都活下来了。

没有了自然的筛选,人类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弱呢?进化生物学家们对此是持乐观态度的,他们认为人体从自然环境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就能得到自由发展,这样可以增加人类基因的多样性,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不是坏事,因为基因多样性越丰富,人类抵御疾病灾害的能力就越强。当然,未来很难预测,到底什么样的改变对人类有害,又是什么样的改变对人类有益,没人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