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第一次说谎,呵责不顶事,更应该给予更多正面强化

小编的好朋友最近遇到一件比较奇葩的事情。好朋友平时十分注重孩子的家教,为了给宝贝一个舒适良好的教育环境,还特地花了银子送进双语幼儿园。他家的小可爱也很给力,正上着中班,就和同班小朋友相处和谐,平时和这帮老阿姨老叔叔们聚餐时也是彬彬有礼,甚是可爱,俨然就是小朋友口中的"别人家的小孩"。

这不,突然班级微信群@她,班级群的信息对于家长来说,可是如同圣旨一般耽误不得。打开一看,瞬间头皮一紧,"宝贝在学校伤了同学,还拒不承认,同学家长告到学校,要求在微信群赔礼道歉!"

宝贝打人了,宝贝还撒谎,也不知同学伤成啥样?这下脑袋仿佛有个高压锅随时要爆炸。震惊之余,静下心来,小编这位好朋友双商在线,始终不认为自家孩子会做出这种事。要求学校查监控,和自己娃沟通,检查小朋友身体,一番折腾后证实朋友的决定是对的。小编感谢她当初的认真,才可以还小朋友这个事实,也让他感受说真话是有正能量保护的。同时也为另一个小朋友担心,说谎了,还让大人没面子,这下搞不好就是一顿胖揍。

说谎是一种伴随着成长,几乎人人都会有的行为。小时候未触碰到利益,匹诺曹的故事或许能够约束下宝贝,再长大些,童话故事不顶用时,特别是大人忍不住撒点小谎,让小朋友有样学样,更是头疼。

小编认为,家长不要如临大敌,应将这作为小朋友成长的一个重要节点,正面强化,积极引导,并且从自身查问题,给予小孩更多爱的鼓励。

首先,树立榜样,导入正确的观念,奖励诚实。俗话说得好,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句句说话需谨慎,家长们做好榜样,做不到的事情千万别许诺小朋友,一旦答应了,就要尽量去;给孩子导入诚信的理念,只说正面的话,从正面肯定,要说"宝贝很诚实,表现的很好!"而不是"宝贝你不说谎,你很棒"。这两句话的源代码不一样,一个是正面的,有力量的褒义词,一个是负能量的贬义词。小编始终认为语言都是有能量的,而且能量是会传递,能产生共鸣的。因此家长朋友们多用正面词语去鼓励小朋友吧!

其次,理解孩子,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孩子撒谎较大部分还是因为家长的原因,平时家长,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给小朋友画了许多不可以的框框,小朋友一旦不慎踩入框框,犯错误了,正常自我防御,会选择逃避,不承认此事发生。这时候耐心的家长朋友们应该第一时间查明促使说谎的源头,帮助孩子解决框框问题,承认孩子能够犯错的范围,告诉孩子做错事和说谎是两件事,不可以混在一起,更不能因为掩盖而错上加错。这样帮助小朋友跳出框框的同时,说明撒谎的严重性。

第三,极端行为下,小编不反对多次正面强化。每个宝贝都是独一无二,不排除部分屡教不改者,或者是因家长误会孩子的真实需求,令孩子得不到满足,甚者用说谎捣乱来寻求更多的关爱。这时家长朋友们不能够手软,是必要时用些善意的强硬手段,表明态度,令孩子能够知道自己改正这个问题,需要正确做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