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小小害羞的神秘面纱!

害羞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你家里养的宠物猫将屎尿拉在了被单上,你一把将它从床上拽下来,声色俱厉地呵斥它几句,它就会乖乖地蜷缩在墙角,眼睛湿湿的。你大概会以为那家伙害羞了。其实,那只是你的错觉而已,它并非是害羞,而是害怕被你呵斥,害怕挨你打。人就大不同了——你的宝贝儿子已经懂事,很久都不尿床了,偶尔又尿了次床,要是早晨起床后被你发现,不等你发话,小家伙必定已面带羞色了。

害羞与遗传有关

有迹象表明,害羞部分是由遗传带来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研究了与害羞有关的基因。他发现,容易害羞的人有一到两个基因比自信者短。这些基因和大脑中一种叫血清素的化学物质的流动有关。血清素能影响人的焦虑、抑郁和其他情绪状态。

的确,同自信者相比,置身不熟悉的场合时,“害羞的大脑”在额叶的右侧会出现更多的电流活动,它被解释成一种夸大的恐惧反应,并经常伴有恐惧的生理特征,比如脉搏加快、肌肉紧张等。而这些情绪的产生,都与血清素有关。

另一项研究表明,大约15%的婴儿天生带有被称为“害羞倾向”的遗传因子,这意味着在面对新事物时他们将表现出比别人更多的压力。比如,他们可能被气球突然爆炸的声音惊吓倒。而一般来说,害怕陌生事物或者对陌生事物敏感的人也越容易害羞。

害羞≠性格内向

我们常把内向的人等同于害羞的人,其实不然。羞涩的人确实更有可能性格内向,但性格内向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

如果周末晚上呆在家里不出门,只是为了看一本好书或者一个电视节目,而不去参加吵闹的聚会,这是一般性格内向的人通常会采取的做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害羞的人,除非是聚会让他感觉焦虑,因而他不出门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那场聚会,这才是害羞的表现。

当然,害羞的人在性格内向的人群中比例往往是比较高的。比如由于文化的原因,西方社会比东方社会更倾向于鼓励个性表现,因而亚洲人总的来说比欧洲人更为内向,害羞的人也在亚洲比例更高。据调查,以色列的年轻人是世界上最自信的,而日本与台湾的年轻人是最害羞的,英国和美国的年轻人则处于这两极之间。

害羞的男性有更强的攻击性

虽然就就总体来说,害羞的人涉及暴力犯罪或团伙犯罪的概率更低,但美国研究人员对美国近几十年来的校园枪手进行的研究发现,害羞有时会极大地影响男性的行为,甚至引发男性的攻击性行为。研究人员称其为“愤世嫉俗型害羞”,这是害羞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愤世嫉俗型害羞”者内心其实非常渴望与人互动、交往,但由于缺乏社交的基本技巧,经常会被同学忽视和拒绝,久而久之,很多害羞的男生倾向于回避社会交往,以避免在社交活动中受到伤害。

当其主动交往行为经常遭到同学的轻视和拒绝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感情遭受了很大伤害,并最终转化为愤怒情绪。当这种愤怒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将其转嫁到拒绝和轻视他们的人身上,带有攻击性和伤害性行为的就这样发生了,而这一过程往往并不为外界所觉察。

国内高校最近几年发生的几起恶性伤害事件,事后调查当事人在学校的表现时,老师和同学都感到非常茫然与诧异,甚至觉得简直不可思议、难以置信,因为当事人平时的表现与其暴力和伤害行为实在是不搭界。这就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帮助那些害羞的学生学习与他人交往以及融入社会的技巧,并建立一种社会归属感是多么的重要!

克服羞怯不可操之过急

害羞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过分忸怩、过分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过分负面的自我为中心。同害羞相关的这三个特征都与自我的感觉有关。根据害羞者的表现,害羞还可以分成三个类型:

公开型:一些人为他们在社交场合如何表现而苦恼,或为说错话和行为笨拙而忧虑,以及为陷入什么也说不出来的状况而焦虑。

隐蔽型:这类人社交方面的笨拙从外部来看并不明显,但他们会感到紧张程度逐渐增加,遭受诸如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生理症状的折磨。

社交焦虑型:这类人将社交恐惧向内转化,他们内心常为一些小事(比如穿什么)而感到心神不宁,同时还可能有一事无成的感觉。

了解自己害羞的类型,就意味着你知道如何应对自己的羞怯了。比如对于隐蔽型的害羞者,战胜羞怯的有效办法是做放松训练。他可以想象自己身处在各种不同的社会情境,同时做缓慢的深呼吸,以此保持镇定。

而对于公开型和社交焦虑型的害羞者,做志愿者也许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在做志愿者时,人们并不太看重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因此我们一般不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