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终年五十岁。赵匡胤死后,皇位由其弟弟赵光义继承,是为宋太宗。
历史上关于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位传位弟弟,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有很多说法。按照宋朝官方的解释(其实就是赵光义自己的解释),太祖将皇位传给太宗,是因为奉母亲杜太后之命。《宋史·杜太后传》里记载:“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杜太后认为赵匡胤之所以能得到天下,主要就是因为后周皇帝年幼(所以被赵匡胤篡位)。如果想要大宋江山永固,赵匡胤百年之后就应当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自己年幼的儿子。赵匡胤是个大孝子,为了让母亲能够安详离世,于是便答应了母亲的要求。并写了一份诏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不过,令人怀疑的是,这份所谓的“金匮之盟”只是赵光义的一面之词,在赵匡胤生前从来没有人听说过。赵匡胤离世时,他的两个儿子均已成年(赵德昭25岁,赵德芳17岁),早就不是什么幼子了。而且赵德昭性格沉着冷静,喜怒不形于色,显然是一个做皇帝的好苗子。另外,他还担任过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务,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完全有继承大统的能力。从客观条件上看,即便确有“金匮之盟”的说法,赵匡胤会为了早年一个无奈的承诺,就把这份天下第一的“家业”传给弟弟,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吗?从正常逻辑上来看有点说不通。
另外,关于“金匮之盟”还有一种“三传约”的说法,即赵匡胤将皇位传给三弟赵光义,赵光义将皇位传给四弟赵廷美,赵廷美再将皇位复传给赵德昭。假如果真存在“金匮之盟”的话,“三传约”的说法比较靠谱。
根据《宋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三》中的记载,赵光义当上皇帝后,曾率军御驾亲征幽州,赵德昭也陪驾出征。一日夜里,宋军遭到偷袭,军中大乱。当时许多将士都打探不到皇帝的下落,以为其已遭遇不测,于是有人建议拥立赵德昭为皇帝。后来赵光义及时出现,这个建议自然就没了下文,但赵光义心中对此事耿耿于怀。宋军班师回朝后,赵德昭提出给此次出征的有功将士给予封赏,赵光义却怒斥道:“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虽然这句话是赵光义在盛怒之下脱口而出,但也可以印证赵德昭在当时确实是有继承皇位可能的。可惜在受赵光义的怒斥后,赵德昭担心自己将遭遇不测,于是回家后自刎而死了。
后来,魏王赵廷美在听说“金匮之盟”有“三传约”的说法后,也曾暗中谋划篡夺皇位,不过计划遭到泄露,赵廷美被贬至房州(今湖北房县)。
最后再来说说赵匡胤的离奇暴毙。赵匡胤当时并没有什么大的疾病。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光义进入赵匡胤的寝宫,两人面席而坐商议事情。这本来没有什么异常。可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在赵光义离开后不久,赵匡胤就突然暴毙了。有一部叫《续湘山野录》的史料上记载:赵光义擅自进入皇帝寝宫,左右不得闻。有人遥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当夜,太祖驾崩,晋王赵光义即位。历史上将这一千古谜案称为“烛影斧声”。
虽然史料上并没有什么直接证据可以证明赵匡胤是被自己的弟弟给谋害的,但从“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两件事情上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金匮之盟”中的“三传约”确实存在。但赵光义担心太祖食言,于是在经过周密部署后,于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将赵匡胤谋害了。由于赵匡胤生前没有做过其他安排,所以赵光义就以“金匮之盟”中的诏书为条件,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大宋的第二任皇帝。
当然,上述说法只是根据历史资料所做出的假设。到底赵匡胤为什么将皇位传给弟弟,以及他的离奇死亡,恐怕永远也不会有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