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前的今天,因报道红军而闻名全国的记者范长江离奇去世

【1970年10月23日】48年前的今天,因报道红军而闻名全国的记者范长江离奇去世

1909年10月,范长江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赵家坝村,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后人。

1927年初(18岁),范长江报考黄埔军校未果,进入由共产党员吴玉章创办的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学校被迫解散。范长江逃到武汉,加入了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教导团,成为一名学生兵。

随后,他随军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与部队失去联系,辗转来到南京。

1928年秋(19岁),范长江考入中央政治学校,这是一所专门为国民党政府培养行政干部的大学,蒋介石兼任校长。他选学了乡村行政系,加入了中国国民党,打算“将来在穷乡僻野中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1931年(22岁),“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不抵抗,就让日军占领了整个东北。范长江对国民政府失望之极,他脱掉校服,悄悄离开了南京,也脱离了国民党。

(解放日报社内的范长江铜像)

1932年(23岁),他来到北京,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等撰写新闻通讯。由于他文笔精练、视角独特,很快被全国影响非常大的《大公报》相中,聘为新闻记者。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经过漫长而伟大的长征,抵达陕北。1935年(26岁),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

(范长江访问西北)

范长江历时10个月,行程4000余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沿途写下了大量的旅行报道,真实地记录了西北各民族的生活,也第一次以写实的笔法公开、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故事。

这些报道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也成为全国闻名的大记者。不久,这些报道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迅速销售一空。

1936年12月(27岁),西安事变爆发,政府军向西安集结,战争一触即发。范长江决定冒险去西安进行现场采访,他说:“本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到西安去,一探中国政治之究竟。”

他抵达西安,西安事变的进展通过他,迅速传遍全国。1937年2月2日,他采访了周恩来,并提出到延安去采访,得到了同意。

(解放后,范长江与毛泽东的合影)

七天后,在博古和罗瑞卿的陪同下,范长江到达延安,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就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当时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一一作了精辟的分析。

回到上海后,范长江马上写出《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随后,范长江又一鼓作气,连续写了《暂别了,绥远》,《宁夏进入记》,《陇东未走通》等长篇报道。这些报道影响巨大,许多人因此对革命延安充满向往,甚至要奔赴延安。

(毛泽东写给范长江的信)

1937年11月18日,在周恩来的协调下,范长江与中国文化运动的先驱胡愈之等人,联合全国进步记者,组成了“中国青年记者会”,这是中国记者协会的前身。后来,这一天就成了中国记者节。

1939年5月(30岁),由周恩来作为介绍人,范长江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与沈钧儒的女儿相爱,结为夫妻。

(1938年,在台儿庄战役中,范长江(右一)与关麟征军长(右二)的合影)

1945年(36岁),担任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范长江,陪同新四军军长陈毅来到安徽天长县。范长江说:“我想起,阎锡山曾有个对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我现在对出来了:‘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不禁夸赞道:“长江,真才子也!”

(范长江和儿子的合影)

1949年1月31日(40岁),北平和平解放。时任新华总社总编辑的范长江,跟随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入北平,接管了北平的各新闻单位,组建了北平解放后的第一张党报——《人民日报北平版》。

随后,范长江随同第三野战军南下上海,担任新创刊的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社长。

1950年1月(41岁),范长江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社长,他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1966年(57岁),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范长江受到迫害,长期被流放关押。1970年10月23日(61岁岁),在他被关押的地方——河南省确山的一个农村机井里发现了范长江的遗体。当时定性为畏罪自杀,随后将尸体在山涧里草草掩埋。他的死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去世8年后,1978年12月27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追悼会,胡耀邦亲自主持,为这位著名的记者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1990年,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决定,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后合并为长江韬奋奖),作为对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143篇作品,营员“宁馨儿”的第8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