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四十年前,当动荡的历史刚刚翻过篇去,有这样一群年轻的科学家便踏上了前往异国的征程。他们背负着发振兴祖国、发展科技的使命,不远万里奔赴异乡求学,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回中国。
改革开放后首位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郭爱克就是其中一员,赴德深造的经历不仅在他个人的科研之路上成为关键性的一步,也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物档案】
郭爱克,1940年生于辽宁沈阳,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79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位获得西方博士学位的留学生。
郭爱克院士
· 契机:赴德留学
1976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仿生学研究室研究人员郭爱克入选中国留学联邦德国的八个科研生之一。经过语言进修后,在联邦德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的支持下,郭爱克赴慕尼黑大学进修。
那一年,郭爱克已经37岁。他的导师斯穆拉(U. Smola)对他说:"在西方,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但没有博士学位,人们是不太理解的。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博士制度,但未来发展可能需要博士学位。"按照国家规定,此次进修的时间为两年,但是没有攻读学位的任务。经过认真考虑,郭爱克接受了斯穆拉的建议,决定充分利用这两年时间,攻下博士学位。
德国学习时的郭爱克(左)
读博士学位首先涉及到对文凭进行审查。根据当时联邦德国跟中国的文化协议,德国不承认中国的大学学历。而郭爱克大学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导师斯穆拉不厌其烦,为郭爱克办理了大学毕业证书公证等手续,确认郭爱克在莫斯科大学的学历与德国学历等价。这给了郭爱克极大的支持。
· 迈步:攻下博士学位
两年里,郭爱克竭尽全力,终于在1979年9月20日以"特优"的成绩获得了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德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与中国学术交流事务的伯兰特·多恩女士,在郭爱克博士论文答辩前夕,给他的一封祝贺函中写道:"这将是二战以后,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工作者在联邦德国获得的第一个博士学位。"同时,郭爱克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在西方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
郭爱克博士学位证书
郭爱克的博士论文题目为《丽蝇视细胞的光谱和偏振光灵敏度的电生理研究》。德国朋友们为此给他特制了一顶博士帽,帽子上面站有一只丽蝇模型。
郭爱克博士毕业照片
· 返程:研究与合作继续
1979年冬,郭爱克按时回国。在他的心里,按时回国,遵守国家规定如同信仰一般,是十分重要的。郭爱克获得博士学位在当时是个很重要的消息,《人民日报》在头版对此进行了报道。同样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生物物理所所长贝时璋先生亲自迎接郭爱克。
1979年12月8日《人民日报》消息报道郭爱克获得博士学位
1982年,根据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的交流协议,郭爱克再次赴德国交流学习,在德国马普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工作了两年。
从慕尼黑大学到马普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这个学习和研究经历奠定了郭爱克做复眼生物视觉系统的生物控制论研究的基础。
· 转折:确立果蝇学习、记忆研究方向
199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昆虫学大会(International Entomology Conference)上,郭爱克从德国科学家那里了解到,德国海森堡(M.Heisenberg)教授的实验室正在开展果蝇的学习和记忆研究。果蝇这么小,怎么会学习记忆?郭爱克觉得这个课题非常有趣,便提出想跟德国教授合作。1993年,应海森堡教授邀请,郭爱克又一次奔赴德国,从此开启了果蝇学习与记忆研究。这一年,郭爱克53岁。在去德国之前,考虑到果蝇太小看不清,郭爱克专程到王府井大光明眼镜店配了一副老花镜。
用于科学研究的果蝇
在很多人看来,50多岁还改变学术方向是不可思议的。而郭爱克说:"我那时候没想那么多,就觉得有兴趣,觉得这个重要,没有纠结得失,也没有那么多负担。"
回国后,郭爱克从基因-脑-行为的角度,研究了果蝇的学习、记忆、注意和抉择机制;开创了果蝇的两难抉择的研究,为理解抉择的神经机制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模式生物和新范式,确立果蝇视觉记忆的短/中/长时程等多阶段记忆模型,证实了学习/记忆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的进化保守性,揭示了果蝇的类注意状态并发现某些记忆基因突变导致注意状态缺陷。
郭爱克受到时任上海市市长韩正及市领导接见(前排左二为郭爱克)
2003年,郭爱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2001-2007年,他和研究团队的成果先后3次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回顾郭爱克的科研之路,四十年前的留德经历无疑为他今天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2005、2007年郭爱克先后三次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
本文出品自"科苑群团",由中科院工会委员会主办,致力于服务科苑职工,增强中科院群团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