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宇宙大爆炸20亿年后的早期宇宙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星系结构。
据美国“科学日报”网(ScienceDaily)10月17日消息称,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宇宙大爆炸20亿年后的早期宇宙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星系结构。这个被称为“许珀里翁”(Hyperion)的原超星系团是迄今为止在如此久远的时间前和如此遥远的距离外发现的、体积最大、质量最多的结构。据估计,它的质量相当于1000万亿个太阳。
这一发现由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国立星相研究所( Istituto Nazionale di Astrofisica,简称INAF)的奥尔加?库奇亚蒂(Olga Cucciati)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文学与科学学院物理系的项目科学家布莱恩?莱莫(Brian Lemaux)以及该校的物理学教授洛里?卢宾(Lori Lubin)共同领导完成。他们利用位于智利帕拉纳尔的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旗下的超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上的VIMOSinstrument仪器,识别和确认了这个在宇宙大爆炸23亿年后的早期宇宙中形成的巨型原超星系团。该仪器可以同时观察测量数百个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从而可以在三维空间中测绘出正在形成的超星系团中星系的具体位置。
这个位于六分仪座中的、质量巨大的星系结构,与人类在当今宇宙中观察到的最大的结构相类似,但在早期宇宙中发现如此巨大的天体结构仍然让天文学家们感到惊讶。库奇亚蒂介绍道:“这是首次在宇宙大爆炸后仅仅20亿年时,在如此高的红移位置上发现这样巨大的结构。通常情况下,这种结构被认为位于红移相对较低的位置,也就是说,这时的宇宙才有更多的时间来演化和构建如此巨大的结构。因此,在宇宙相对年轻的时候看到这种演化结果是令人惊讶的。”
研究小组发现,“许珀里翁”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其中包含至少7个高密度区域,这些区域由星系细丝相连。它的大小与离地球更近的超星系团旗鼓相当,尽管结构非常不同。莱莫解释道:“离地球更近的超星系团的质量分布趋向于更加集中,并且具有清晰的结构特征。然而,‘许珀里翁’中的质量分布要均匀得多,并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小团,其中充满了松散而相连的星系。”
研究人员将“许珀里翁”的发现结果与卢宾领导的大规模环境测绘研究中红移演化的观察结果(the Observations of Redshift Evolution in Large Scale Environments,简称ORELSE)进行了对比分析——ORELSE测绘项目是利用美国夏威夷W.M.凯克天文台(W.M. Keck Observatory)的望远镜来研究离地球更近的超星系团,而卢宾和莱莫也在利用凯克天文台更完整地绘制“许珀里翁”和其他类似的星系结构。
“许珀里翁”和相对近一些的超星系团之间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邻近的超星系团有数十亿年的演化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引力将物质聚集到更密集的区域,而相对年轻得多的“许珀里翁”的这一过程所起作用的时间要短得多。科学家分析,由于“许珀里翁”在宇宙史早期就具有这样的规模,它很可能会演化成类似于本宇宙中的巨型星系结构,比如组成“斯隆长城”(Sloan Great Wall)的超星系团,或者是包含了银河系的室女座超星系团。
编译:朱明逸
审稿:三水
责编:南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