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经由乌克兰向西欧国家输送天然气的命脉被捏在了乌克兰人的手里。这对于俄罗斯是非常不利的,自然急于摆脱这个局面。
俄国与西方之间不止一个乌克兰,还有白俄罗斯
而在另一边,德国的化工巨头们也并不喜欢传统的乌克兰线。走这条线的天然气,会经过中间商之手以高价进入德国市场,让化工企业不堪重负,一条新的线路开辟势在必行。
为我们的巴斯夫们而骄傲
一边是政治需求,一边是经济利益,俄罗斯和德国联手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
在这场竞赛中的赢家和输家又分别会是谁呢?
苏联与欧洲市场
苏联境内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苏联人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天然气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内燃机和化工产业都还没有使用天然气的经验,而天然气的开采和储存又很麻烦,大量天然气就这样被释放和浪费了。
有时候还会把自家气田点了
(中亚的“地狱之门”)
按照苏联内部的规划,苏联开采的资源会以低廉的价格,甚至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输送到各个成员国和经济互助委员会里的苏东国家。然而这些国家的工业体系和苏联非常类似,也没有消化天然气的能力。想让这些过剩的天然气发挥价值,就只能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试试沟通中西欧国家了。
经互会其实也是一个“日不落”组织
不过指望越南和古巴消化老大哥的天然气
显然是不现实的
到了1966年,苏联开始了第8个五年计划,把油气开发的脚步迈向了乌拉尔山以东。这里的油气结构和苏联人开发多年的乌拉尔山以西不太一样,气多油少,再大量浪费天然气即使是苏联中央也觉得于心不忍了,必须为这些天然气找到合适的出口。
在乌拉尔山以东
苏联有更广阔的土地和更多的石油天然气
1968年,苏联把天然气管道连到了乌克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并进一步与奥地利搭上了线,开始了向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的历史。
开始向奥地利送气
不过一个小小的奥地利显然是没办法帮苏联消化这么多气的,但在奥地利的搭桥下,西德也向苏联伸出了橄榄枝,以黄金硬通货和技术转让的形式从苏联进口天然气。而随着70年代铁幕软化和1973年的石油危机,欧洲国家对苏联天然气的需求和价格都水涨船高。
虽然苏联有无穷多的气
但想卖到西德去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其中最大的进口国当然是工业实力最强的德国(西德),占到了总出口量的将近40%。缺乏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德国不仅能从苏联得到替代石油的原料,还能通过出口钢管交换天然气并创造工作岗位。而苏联则部分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并且收获了德国的油气处理技术。
德味钢管来一套
1975~1980年间,双方的天然气贸易额翻了整整9倍。
和今天特朗普指责德国进口俄罗斯石油所说的一样,当年的里根政府也对西德带着奥地利、波兰等国做的交易表示了不满。随着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西方阵营的反对声浪达到了最大,各国都已经不敢在明面上和苏联交易了。
表面上还是要像一家人一样
但商业利益总是让人着迷的,西德仍然在与苏联私下接触,并提供了先进的压缩机技术,协助苏联借道乌克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两个可以控制的国家向欧洲输送油气资源。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这条穿越欧洲中部的大通道已经可以为欧洲各国每年输送63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了,而当时苏联全国的天然气产量也不过1800亿立方米,可谓是苏联“走出去”战略唯一成功的拳头产品。
从北方亚马尔和中亚土库曼产出的天然气
源源不绝向西流入乌克兰
又源源不绝向西流入西欧
而接收这些原料的国家,包括了德国(已经统一)、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等所有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国家。可以说在能源危机面前,这些国家都被绑定在了苏联身上,对美国的激烈抗议往往选择视而不见。
抗议往往无效
一朝大厦崩塌
然而苏联的突然解体给这条欧洲工业生命线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国的贸易对象变成了俄罗斯。
总体来说,苏联的解体对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是一个利好消息。这主要是因为原本隶属于苏东集团的一些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波罗的海三国等,都有心向欧洲靠拢。
苏联解体、德国统一、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时间很短,变化很快
而投靠欧洲的投名状,就是为油气管道大开绿灯,以保障新朋友们的能源利益。再加上苏联解体后工业体系崩溃,内部的油气消耗大幅下降(俄罗斯的天然气消费量骤降16%),可用于出口的天然气变多了,俄罗斯反而确立了在供应端的地位。
唯一不稳定的隐患是主要管道的过境国乌克兰。
1978年,位于乌克兰西南的乌日哥罗德
“联盟”号天然气输气管道建成
苏联解体时,从俄罗斯输出的天然气有90%都要通过乌克兰地下的管道输送,而乌克兰显然是一个战略非常不透明的混沌国家。它既不像其他原来的苏东兄弟一样急于投靠欧洲,却也因为历史和政治原因对俄罗斯没有什么好感。一旦乌克兰与其中任何一方的矛盾激化,就很有可能切断管道。
如此一来,欧洲将有三成左右的工业设施停转,新生而脆弱的俄罗斯则会失去大部分外汇收入,对两者都是致命的打击。
难道要用米亚4轰炸机来运天然气嘛?
面对这样不确定的现状,控制了俄罗斯油气走向的巨型“民营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前身是苏维埃天然气部,政府持股38%,且其他重要股东多为原天然气部的官员,即改制后的公司高管)必须尽快想出办法。
有的是气
这样的公司单纯参与市场竞争当然会很快败下阵来,但它肩负的其实更多是政治使命,在保卫俄罗斯国家利益方面很有战斗力。翻开当时欧洲的能源地图,Gazprom发现这时候自己有四条主要的通道:
第一条当然是借道乌克兰的西一线,总容量为1550亿立方米/年,是最重要的一条;
第二条是向南通往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的蓝流工程,总容量为360亿立方米/年,主要用于开发希腊和土耳其的新兴市场,但是由于两国的工业化尚未到达天然气时代,经济表现一直不佳;
第三条是通往芬兰的北线,总容量为200亿立方米/年,然而以北欧几国的体量和芬兰与俄罗斯不佳的关系,这条线也很难起到什么效果;
第四条是借道白俄罗斯和波兰的西二线,当时总容量为530亿立方米/年,本来是要作为乌克兰线的兄弟线,却因为管线中心转移成本过高而一直无法提升运能。
四大线路
遍寻一遭,能解决乌克兰陷阱的备用线路也只有白俄罗斯这条线了。然而当时的Gazprom高管们和苏联时代的天然气部官员一样,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难题——没钱!
商业与政治的结合
另一边,德国的利益相关方也在积极筹备一条新的油气管线。
当时德国的天然气经销市场被一家名叫鲁尔燃气(Ruhrgas)的公司垄断,其拥有苏联/俄罗斯燃气在德国的定价权。凭借与政府关系长期附着于这一单一产业的鲁尔燃气,很多年来都在试图维持天然气的高价,让下游的化工企业都深受其害。但是碍于没有足够的财力和联络莫斯科的渠道,他们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鲁尔燃气大楼
这其中以大量使用天然气作为原料的化工巨头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最为焦虑。这家化工企业正在加大对天然气利用的投入,以对冲不断上涨的石油原料价格。可定价权在一家垄断企业手里,对他们控制成本非常不利,所以BASF对新设一条油气管道的需求甚至比俄罗斯人还要迫切。
命脉不能被别人拿捏在手上啊
BASF和Gazprom两家大公司在能源市场频繁接触,终于找到了一个绕开鲁尔燃气的方法:
BASF旗下原本收购了一家石油天然气经销商,可以作为油气经销的手套。BASF向俄罗斯政府提议投资建设西西伯利亚特大化工厂,以交换Gazprom授予这家经销商独家销售亚马尔气田产量的资格。而这些天然气,自然是一转手就卖给了幕后大老板BASF。
目前BASF有接近4万员工
为了筹钱给Gazprom修建俄罗斯到白俄罗斯-波兰境内的管道,BASF也是在商业上想尽了办法。他们向Gazprom提供了价格较高的订单,让Gazprom以此为担保向俄罗斯银行贷款。不足的部分以未来的货物为抵押,由那家德国经销公司负责贷款,终于帮助俄罗斯人搞定了管道的东线。
这样的操作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的确,以未来的货物为抵押提供基建贷款,和现在中国国开行在非洲和南美所做的非常相像。不知道决策层在设计安哥拉模式的时候有没有参考这个苏联解体后的欧洲大型商业案例。
笑得多开心
而德国部分的管道,也是由BASF注资,借助经销公司之手进行修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双方从两头分别开工,几乎是靠BASF一家企业的财力,为俄罗斯的天然气找到了一条新的运输渠道。1996年,管道正式开通,通过这条白俄罗斯通道的天然气容量不断增大,达到了500亿立方米/年的量。这样一来,通过白俄罗斯进入德国的天然气量就增加到了1000亿立方米/年,乌克兰的通道的不可替代性被部分化解了。
也只有全球化学第一的巴斯夫(BASF)能这么搞
而随着这条管道的开启,俄罗斯收获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天然气出口价值占据了俄出口总额的10%以上。而BASF旗下的这家经销商,除了为母体输血之外,甚至还有机会与鲁尔燃气竞争天然气供应市场,抢走了一大批欧洲客户……
俄罗斯2012出口
石油和天然气,哪个都离不开
苏联解体后为国际能源市场带来的地震,就这样在两家企业的努力下被尽可能地化解了,但这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乌克兰的油气中转地位下降,让俄罗斯有了对它动手的底气,从而在2014年触发了克里米亚危机。这给了美国以口实,也让西欧各国措手不及。出于道义和美国的压力,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又不得不对俄罗斯施以制裁,另一方面它们却也离不开这个庞然大物的能源输血,夹在中间两头为难。
在克里米亚“身份不明”的部队
但无论如何,被俄罗斯抢在各国反应过来之前在白俄罗斯修建了备用管道,还是让乌克兰在这场乱局中成为了最大的输家。
END
作者:九尾龟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