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全面战争》竟出现武僧角色,三国时期真有佛教武装吗?

编者按:在上个月底,《全面战争·三国》又有了新的大动作。这次出的是《全战三国》首个DLC阵营——黄巾军。黄巾军预告CG中水墨画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但其中黄巾军领袖,打扮的倒是颇像一位武僧(其实那是黄巾军形象,佩戴的是道教的流珠)。于是不少读者发出这样的疑问:三国时期真的有武僧吗?常说的僧兵又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的佛教在很多人心中是一个和平和慈悲的宗教,其对信众更有着杀生的戒律。但是在佛教刚刚诞生伊始,由于要与当时的婆罗门和耆那教竞争,因此除了讲坛斗法之外,双方在私下的武装械斗,也是司空见惯。尤其是在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阿育王秉持着“你不肯信教又不肯去死,我也很为难”的思想,通过武力方式在印度传播佛教。这也自然得到了当时佛教僧人们的赞许,称其为“斩罪业而非斩人”。在这一过程中,佛教武装也开始初见端倪。而孔雀王朝衰落之后,新的巽伽王朝是婆罗门教的忠实支持者,因此对佛教进行打压。这导致了印度的佛教组织开始向北和向南转移,并使得佛教徒的武装越加正规和强大,以求抵制当时巽伽王朝统治者的压迫。

▲印度佛教早期的佛塔

说回中国汉末三国,在佛教传入中国时,印度佛教的“尚武”风气也随之传入中国。从汉末三国开始,佛教在中国迎来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期。当时中国很多上层权贵,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在这一时期有关佛教组织的相关记载较少。但是有一个很特别的人物,倒是可以用来作为当时中国佛教发展情况的例子。这就是《后汉书·列传·刘虞公孙瓚陶谦列传》中记载的一位陶谦的同乡——笮融。

▲影视剧中的陶谦,相对于历史上的陶谦,《三国演义》里的陶谦被罗贯中严重洗白。

笮融的经历绝对算得上惊世骇俗。他“聚众数百”,论实力在汉末时期,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地头蛇级别的人物,因此不得不依附于陶谦。对于这位同乡,陶谦也表现得相当大方,任命笮融“督广陵、下邳、彭城运粮”。然而在接过这一重任之后,笮融却“遂断三郡委输”大肆中饱私囊,之后用这些钱财建造可以容纳三千多人的豪华佛寺,吸引了当地前来就食观佛礼万余人。

然而在曹操攻打徐州时,笮融便立刻率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跑路到了广陵。当时的广陵太守赵昱对待笮融可以说相当客气,以高规格礼节对待。但是因为笮融盯上了广陵的物产丰富,因此在酒宴中趁赵昱酒醉将其杀害,并随即“放兵大掠”。不过笮融并不敢在广陵多呆,他急忙渡江向南前往豫章,“杀郡守朱皓,入据其城”。最后,他被杨州刺史刘繇击败,逃入入山中,遭人杀死。

▲刘繇

有关笮融的具体身份,总的来说还是争论颇多。首先因为相关记载太少,因此无法确定笮融是否真的出家为僧。其次他所率领的“男女万口、马三千匹”,究竟佛教信徒还是被他裹挟的百姓都有待考证。但是从笮融的经历不难看出,当时的佛教信众,大多都是以伏于豪强,而且很多都绝非普普通通的“善男信女”。不过,考虑到当时黄巾军与佛教之间并非同一宗教,因此黄巾军当中,有佛教武装参与的可能性不会太高。

但有关僧兵的历史,几乎遍布所有有佛教或者说曾经有过佛教的国家。在中亚和印度,这些宗教摩擦较多的地区,不仅信仰佛教的国家会以“斩除外道”的名义对其他宗教信徒发动战争,甚至于那些平常吃斋念佛的佛教僧侣们,也时常“身体力行”,亲自披挂上阵。

在东亚地区,佛教寺院所拥有的武装,不仅仅只是一种自保的手段,时常还成为了一种政治筹码。虽然近代有关少林寺救李世民的故事并不真实,但是在宋、明两代,包括五台山、伏牛山、少林寺等等,这些寺院的僧兵,就时常被朝廷召集为国效力。

▲五台山,传说杨家将中的杨五郎就是在五台山出家。有意思的是,根据记载,五台山传承着“杨家枪”,这应该是宋初有跟随杨家将的士兵在此出家,所带来的武术。

比如今天能够成为武僧甚至是中国佛教代表的少林寺,就曾在明代中叶平定倭寇的战争中,积极响应朝廷的征召。因而使少林寺的名声在东南地区影响极大,并发展出了一些列的分寺。在《江南经略·僧兵首捷记》中,就记录了当时在杭州应召的僧兵中,少林本山出身的武僧天员和分寺出身的月空,为了争夺将领之位大打出手。而且僧兵所表现出的战术素养,其实也完全不亚于当时明军的正规部队。在《倭变事略》中,记载了一次倭寇和僧兵交战的场景,倭寇“贼战,每摇白扇”摆出“蝴蝶阵”被僧兵识破,一个僧兵“乃令军中各簪一榴花,僧手撑一伞以行,但作采花状”。倭寇的两个首领立刻“望见僧,即若缚手然,盖以术破之也”。这段虽然看起来非常玄学,但其实无论摇扇还是撑伞,都是一种指挥方式,只是因为当时人的迷信,因此使用了“各簪一榴花”的方式,导致战场看起来颇像斗法大会。

▲少林紧那罗王棍其实脱身于枪法,加之实战性很强,因此应该也是吸收了军队枪法

除了中国,在朝鲜、日本和东南亚都有参与到战争当中僧兵。在朝鲜壬辰倭乱时,北逃义州,基本丧失对国家控制的李朝王室,尚且能募集八千僧兵,整个李氏朝鲜时代的僧人武装规模植达可想而知。

▲现代日本重演活动里的僧兵

日本的僧兵相对于朝鲜僧兵更加出名,日本的寺院僧兵制度学习自新罗,不过相对于朝鲜的僧兵,日本僧兵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了日本政治事务。在平安时代,各大名寺的僧兵们,就开始干涉日本的政治和宗教事务。因此这些寺院,也成为了当时日本各个政治势力拉拢的对象。到了战国时代,以比睿山、本愿寺一众,更是开始直接参与进了当时大名之间的战争。

▲平安时代通过“抬轿”也就是抬着装着佛像的神轿,向日本朝廷抗议示威的僧兵

其实说到底,能流传到现代并保持兴盛的宗教,怎么可能当初不能打?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静默之鸮,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