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赵构的养子赵昚被册封为太子,次月,在位三十五年的赵构以“倦勤”为由宣布禅位,自己当太上皇去了。然而,赵昚即位的次月便做了几件让后世不能理解的事——首先,他将主战派张浚重新招如朝廷,加以重用;其次,他又下了一道给岳飞平反的诏书。
诏书通篇是用太上皇的口吻传达的,首先是将岳飞赞扬一番,说他除了忠诚之外,还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怀念,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但是就连太上皇都常常想起他。然后,宋孝宗赵昚宣布,他受太上皇委托(今可仰承圣意),决定将岳飞追复原官,同时破格录用岳飞的后人。
这实在是让我们摸不着头脑——赵构一直都是主和派啊,他不是最怕惹恼金国人了吗?怎么自己刚退位就允许儿子重新起用主战派呢?岳飞明明是在赵构的授意下处死的啊,怎么自己刚退位就允许儿子来打自己的脸呢?
在之前文章,国史君(国史通论)讲过,宋高宗赵构可不是一般的太上皇,他和后世的乾隆皇帝一样,都是让位不让权!虽然自己已经退位,但是朝廷之事却经常要过问,单从赵昚的谥号“孝”来看,就知道他也是习惯性地顺着太上皇的旨意办事。所以,给岳飞平反的决定,一定是宋高宗本人下达的!
宋高宗之所以产生这种巨大的转变,并不是因为宋朝是个理性的朝代,而是当时的形势已经到了不得不给岳飞平反的时候了!早在岳飞被杀之时,就有大学士张伯麟在太学的墙壁上写下“夫差,尔忘越王之杀尔父乎?”这明显就是写给宋高宗的啊——你难道忘了金国人掳走父兄之仇了吗?当时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也写下了“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的诗句,这说明岳飞被杀之事已经激起民愤了。所以平反诏书中也提到“道路之人,归功于飞……余烈遗风,于今不泯”,宋高宗和宋孝宗也不得不承认,岳飞“名之难掩,众所共闻”。
在给岳飞平反的同时,宋孝宗还做了另外一件事——就是把岳飞之死的所有责任全都推到了秦桧的身上,是他蒙蔽圣听才导致太上皇当年做错了决定!如此一来,岳飞被杀就和宋高宗的关系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