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恐慌、不侥幸,9月车市凉凉之后,我们该怎么办?

上周五,中汽协与乘联会均发布了9月份的汽车销量数据,汽车市场出现的两位数跌幅为历年少见,不知影响了多少业内人士的愉快周末;但该面对的还得面对。

在乘用车市场,乘联会的数据显示,9月份乘用车销量为202.5万辆,同比下滑12%,1-9月份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1691.4万辆,同比增长1.0%。其中,轿车、SUV、MPV三个细分市场单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3.9%、-10.0%、-9.8%;零售方面,三大细分市场单月同比降幅也均超过10%。

没迎来“金九银十”旺季,9月份车市的跌幅超出了业内的预期。有人据此预测,汽车市场全年3%的增速可能保不住,26年来的汽车市场增长或许就此画上句号。

01

为什么车市9月份会出现大幅下滑?

其实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当然,因为笔者也习惯了车市多年持续的增长,或许今后要适应市场本该有的起起伏伏。

先从数据看,9月份车市出现大幅下滑是因为当期的销量不高,同期的销量基数过高导致。那为什么同期基数高、当期销量低呢?

去年宏观经济较好,居民消费能力较强。同期8、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为10.1%、10.3%,今年8月该数字降为9.0%,预计今年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也难达到两位数。居民消费有变,直接影响了今年的大宗商品消费能力。此外,自2016年回暖的房市也影响了居民对财富的分配,在解决“衣食住行”上,买车成为了次要的考虑。

此外,去年消费者购买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可享受2.5%的购置税优惠,刺激了汽车消费,一定程度上也透支今年的消费潜力。

以上应是需求端给予今年市场的压力;在供给端,来自“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9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9%,同比上升10.2个百分点,这已是库存预警指数连续9月高于警戒线。市场终端旷日持久的压力,总要得到缓解。

另外,史上最严的国Ⅵ排放法规即将于2019年在多地实施,车企需要提前准备新老车型库存切换。在9月份提前收紧批发量,预留一个季度的时间也有可能。

02

会有拉动消费的利好政策出台吗?

消费是推动市场的根源,在上个月,国家出台《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严格汽车产品质量监管,健全质量责任追究机制。”

作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一直被国家予以重视,也曾多次出台刺激消费的产业利好政策。9月份车市的大幅下滑及连续3个月的负增长,或许已让业内人士坐不住了。笔者不止一次听闻,或会有相关产业利好政策出台。

会吗?

从当前的市场表现看,消费需求应是提振市场的关键所在。基于此考虑,参考以往的经验看,出台相关产业利好政策,是有机会拉动消费的。不过,产业规模终要见顶,盲目地刺激消费也有可能透支未来,合理引导产业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过渡,优化产业结构、优胜劣汰、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或更为重要。

基于此,笔者认为,迫于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产业出台相关利好政策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但不会是普惠政策,结合逐步加严的节能减排制订政策或是大原则。

03

在存量时代,车企该怎么办?

在发大水时,鱼很容易被捕获;如同车市一般,需求爆发时,车很容易卖得出去,市场并不太考验车企的造车能力,惯坏了一些品牌。

但存量时代既来,车企不得不做出调整。笔者认为,无论今后的汽车市场是否再回增长轨道,车企或许都得静下来打磨能力了。

其一、体系能力。并非是说如今的车企不具备,而是想说,即便是一些车企有完善的体系能力,但需要将体系下的流程、原则执行到位。在既有的投入下,提高投入的价值,哪怕是细小的推广活动,都予以认真对待。在这一点上,日系车企值得借鉴。

其二、打造经典车型。发大水时,漫天撒网有机会捕获更多鱼,但水小时再撒太多的网就不划算了。目前,不少车企在各细分市场已完成产品布局,上全新车自然能吸引多一些关注,但投入也更多;打磨既有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辩证取舍,做精细化的产品开发;持续迭代,小步快跑,更利于在投入与满足需求之间做出平衡。

总之,国内汽车市场进入缓增长、不增长的存量时代,是大势所趋。既无需为当前的市场表现而过度恐慌,也不用对未来市场心存侥幸。坦然接受真正的市场洗礼,将成就更强的民族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