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过度看待宝马增持华晨宝马股权带来的冲击效应

10月11日,中国汽车产业又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宝马集团宣布,宝马计划付出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部分股权,将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75%,宝马和华晨将于2022年完成股权调整的变更工作。宝马此次增持华晨宝马股权引发行业的多重热议甚至是担忧。

笔者以为,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和中国品牌而言,积极应对可以,过度担忧大可不必。

01

出现大规模跨国汽车企业巨头控股合资企业的概率不大。

宝马此次巨资收购华晨宝马股权,引发行业普遍的第一个猜想就是会不会掀起一轮跨国车企收购合资企业股权高潮。就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来看,出现这种可能性或并不大。一方面,按照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时间表,汽车股比放开是一个渐进过程,2018年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将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才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更为重要的是,纵观主要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合资企业,诸如大众、丰田、本田、日产与中方企业的合资合同一般有30年和合约期,甚至一些达到50年,再加上和中方企业长期与共的渠道、生产,要分家单干并非易事。在这种架构下另起炉灶,将面临复杂的利益格局调整。

最后考虑到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也由“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任何一家车企如果在传统内燃机汽车领域重复投资,只为了比现有合资企业多出50%的股份和远远不到50%的收益,都是风险很大且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02

对自主品牌的影响主要在于心理压力而非长期效应。

纵观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史,从WTO、2008年经济危机到近两年车市的微增长,每次市场环境导致的短期调整开始之际,自主品牌首当其冲承受压力,但每一轮过后中国品牌的竞争力都会有所提升。回顾中国加入WTO时,可谓中国汽车产业最紧张的时刻,业内甚至有中国品牌怀疑全军覆没的论调。

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品牌不仅没有大面积被淘汰,反而涌现出一大批具备一定竞争力的中国品牌。从产品品质而言,一些中国品牌已经能和国际品牌同台竞争,中档产品已经不逊色。其中,由于抓住了消费升级对SUV细分市场以及智能网联技术的需求,吉利、长城、长安等中国品牌车企年销量更是达到百万辆级。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几年,合资股比放开带来的心理压力下,能够促使中国品牌居安思危,把握好新一轮消费升级机遇,将自身产品和品牌做好,完成新一轮竞争力升级。

03

或将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和产业链做强。

对宝马收购华晨宝马股权的第三个担忧来自新能源领域。结合上半年宝马的一系列动作和此次签订的长期框架性协议。宝马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可谓动作频频。先是与宁德时代确立价值40亿欧元的电芯采购意向。随后宣布将在沈阳建立了电池厂,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建立的电池厂的豪华品牌。到2020年,BMW品牌核心产品系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BMW iX3将在沈阳投产,这款产品将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将出口到全球市场。此外,宝马还与长城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双方将共同开发新的技术平台,生产MINI电动车,未来也将生产MINI燃油车。

宝马大手笔发力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对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业务产生冲击?应该来说,这种冲击效应肯定会有,但利大于弊。从产业发展趋势而言,当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还处于做大产业蛋糕而不是分蛋糕的时期。宝马的发力加入,推出一系列高竞争力的产品,必将激发市场的活力,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发展完善。无论是对于产业还是普通消费者,宝马的加入都只会推动新能源“朋友圈”越来越大,才能把蛋糕越做越大。

总而言之,宝马增持股权短期内固然有一定的冲击效应。但拉长中国汽车产业周期来看,这样的举动必将能够催动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转型调整,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根本性也是最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