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了解那些比后宫还磨人的奏折,古代皇帝是怎么批下去的?

相信有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身为一名兢兢业业的皇帝,日常工作肯定少不了批改奏折,但假如皇帝碰上了垃圾奏折,他们都是怎样处理的?说出来怕是要笑死人哈哈哈哈哈哈

按道理奏折这种东西,本身只是用于汇报工作和各地大事,以及君臣之间的秘密交流,但在原则性超强的清朝皇帝眼里,奏折反而和上班打卡一样,管它事大事小,反正都给我先走一遍程序就对了。

大事?揭发检举?工作汇报?都给我先等等,请安了没?没有麻烦先去排队,这就导致在清朝时期,各种有用的没用的奏折疯狂涌现,而康熙雍正乾隆三父子,正是自家奏折制度的最大受害者。

说到清朝奏折里谁最烦人,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男人——奏折狂魔赵弘燮。

作为蝉联多届“我是奏折王”冠军的人才,就连康熙迎面看到他,都得立马掉头走人,不然下一秒就是一封奏折糊脸上。

据台北故宫不完全统计,在赵弘燮担任巡抚的十七年里,就疯狂写了1176封奏折,平均不到六天就要递上一封新奏折,奏折数量第二的人还不及他一半,而且在这1176封奏折里,光是纯粹的请安折,就占据了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

在外人眼里看来,赵弘燮简直就和夏天的蝉一样,没完没了的围在身边烦人“皇上你好吗?”“皇上你最近怎么样了?”“皇上你在吗?”

而且作为一名铁头娃,赵弘燮还屡次申请进京给康熙贺寿,即使不断拒绝,也从未放弃过继续上奏哀求,偏偏康熙还不能屏蔽他,只能一次又一次拒绝,能碰到这么一个人才,想必康熙也是非常心累了。

但无论手下大臣多烦人和头疼,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皇帝,清朝皇帝还是坚持每个奏折都去认真阅览的,甚至还一一作出批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怪清朝皇帝经常加班熬夜,批改奏折改到半夜精神恍惚都不能睡。

像康熙他儿子雍正,估计就是因为熬夜工作导致大脑失灵,不小心在朱批里留下了“朕最近又胖些了”这种黑历史。

有时候碰到奏折实在太多,雍正会直接被弄糊涂,把请安帖的回复写到了奏事帖里。

所以说,清朝皇帝人均晚上十二点睡,早上四五点起床,一周七天全年无休批奏折,真的全是自己作出来的哈哈哈哈。

但说到底,皇帝也是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工作,晚上还要抽时间翻牌子以免后宫起火,这样下去谁扛得住?于是,清朝皇帝定下了朱批专用三连。

能不写字就不写字,要写也尽量只写三个字以内,要多任性就有多任性,而号称清朝第一大猪蹄子的乾隆,甚至还在奏折里回复过“放你的屁”和“言之不自惭乎”这种话,也算是任性到没边了

但有些好奇宝宝可能会问了(并没有)

在明朝时期,就有一个人因为废话实在太多,在朝堂上挨了一顿毒打,他就是明朝刑部主事茹太素。

简单来说,明朝洪武九年,茹太素上了一个奏疏(明朝时期不叫奏折,叫奏疏),朱元璋让人读了才不到一半,就花了三个多小时,然而这奏疏竟然还没进入正题。

朱元璋当即喊停,命人不要在读下去,数了数字数,竟然还有一万多字,这人废话怎么这么多?

朱元璋气得直接把茹太素传了进宫,当场就让侍卫给他屁股来了一套疯狂摩擦,这件事导致的结果就是,茹太素回家三天都下不了床,还大大改善了明初文官说废话的现象。

所以说,在这么一对比下,康熙雍正乾隆三父子的脾气,也真的算是非常好了,仅仅是口头责怪一下大臣,该批改还是继续批改。

但在最后,朕想说,奏折其实远不像文里说的那么轻松,在那些看似笑料的句子里,背后隐藏的可能就是饥荒与叛乱,我们只是在利用历史的边角料,来编织成今天的故事。

但如果这能令我们走近历史,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