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濒临灭绝,竟然是因为这个……

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去世(图片来源:央视网)

刚刚过去的世界犀牛日(9月22日),让我们不由得又默默悼念一次北白犀苏丹。

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栖息地的破坏,全世界现存的6种犀牛,除南白犀境遇稍好外,其余全部处于灭绝的边缘。然而,有观点认为,即便没有人类的影响,犀牛这一物种的衰败也不可避免。这样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呢?让我们试着从物种竞争的角度思考一下。


犀牛属于奇蹄目家族,这个家族现存物种里还有马和貘两个成员,它们最显著的特点是脚趾数为奇数。与之对应的,是猪、牛、羊、鹿、骆驼等众多草食或杂食动物组成的偶蹄目家族。两个家族中的大多数成员都吃素,相互间就免不了竞争。从目前的情况看,偶蹄目无论是动物的种类还是数量都明显多于奇蹄目,显然是这场生存竞争的赢家。帮助偶蹄目取胜的首要秘籍,当然不是脚趾的数量,而是它们功能强大的胃。

偶蹄目下属三个家族,分别是以牛、羊、鹿为代表的反刍亚目;以猪、河马为代表的猪形亚目,以及以骆驼为代表的胼足亚目。除猪形亚目外,其余的种类全部具有四个胃(有观点认为骆驼可能是三个)。

牛胃的结构(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不论胃的数量是三个还是四个,骆驼和反刍亚目的动物,都具备把胃里的食物重新输送到嘴里进行二次咀嚼的能力,却是不争的事实。食物在口腔中经牙齿咀嚼后,通过喉咙后依次进入瘤胃、网胃和瓣胃。这三个胃合称为“前胃”,它们不具备分泌胃液的胃腺,主要作用是储存食物。食物在这三个胃中经过简单的分解和吸收变软后,被重新送回口腔进行咀嚼,才会进入能够分泌胃液,真正具有消化功能的第四个胃——皱胃,进行彻底的消化。

拥有如此数量众多且功能强大的胃,骆驼和反刍亚目的动物在进食的时候,可以一次性吞下大量食物,存储在前三个胃里,然后经过反刍后慢慢消化。相反,奇蹄目等只有一个胃的食草动物只能不停地进食来填饱肚子。两者相比,前者的进食效率显然更高,自然也就能率先抢到更多的食物,有助于快速补充体能逃脱食肉动物的追捕。

在奇蹄目动物中,相比于马和貘,犀牛的体型显然要庞大很多,需要的食物也就更多。然而,在进食速度上,它拼不过会反刍的偶蹄目动物,在食物种类的选择上,也比不上杂食的猪形亚目动物,再加上人类活动和猎杀的影响,犀牛衰亡也就在所难免了。

作者: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