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真的是带兵打仗吗?——解密两件文物,还原妇好征战的真相。
先让我们看两件文物。
大武辟兵戚_图
这是一件1960年出土于湖北荆门的青铜戚。戚的正反两面是一样的图案:一个身上有鳞纹的“大人”居中,脚下分别踩着日和月,胯下有一只蜥蜴,“大人”左手也抓着一只蜥蜴,右手抓握一个两端各带角的“怪物”。戚内有四个铭文:“大武辟兵”。
沂南汉石画像“阴阳三合”_图
这是汉代的石画像,描绘的是《吕氏春秋 古乐》所记载的:“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图中间的大人是神葛天氏,左右两侧人首鳞尾的是伏羲与女娲。
葛天氏授意伏羲与女娲兄妹二人结合,并创制了一套歌舞加以教化。石画像中葛天氏手持规和矩,喻指教导伏羲与女娲在绕圈追逐的歌舞中领略风情,领略阴阳之理,领略天地生生之义。
《楚辞 天问》针对此情景有一问:“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明代朱熹所著的《山带阁注楚辞》一书中引用《梁谷子》释此为:“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化”字,在《说文》里的解释是“教行”。甲骨文的“化”字也是一倒、一正两个人形:
甲骨文化字_图
正是这一教一行可知,远古时期的人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意思:由神(葛天氏)教授伏羲、女娲如何行阴阳之事——这就是真正的生民神话的意义。
一般来说,时间间隔久远、种类又不搭界的两个文物是不会有相互关联的,当这两件文物凑巧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人们的想象力突然被激发了——原来,两者传达了同样的信息。
伏羲与女娲同出于以蜥蜴为图腾的葛天氏部落,大武辟兵戚上,身上长着鳞的“大人”,就是汉石画像中的“神人葛天氏”;戚上“大人”胯下和左手中的蜥蜴,就是伏羲与女娲。
那么“大人”手中两端带角的怪物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甲骨文里“虹”字是怎样写的:
甲骨文虹字_图
远古的人们看到天上的虹,认为是天地交合之象,进而联想到虹可能与生育有关。生育,在远古时代,是一件神秘而神圣的大事,古人对其即敬畏又崇拜。
古人管虹叫作“蝃蝀”(d? dōng)《诗经 鄘风 蝃蝀》云:“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古人对虹有着天然恐惧的心理,女子更是不能用手指虹,据说会怀孕的。戚上的“大人”手里拿的是与虹有相同意义之物,却并非是虹字。
戚上“大人”脚踩日月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诗经 周颂》有《武》篇,现在全篇只剩下七句了,其他与舞蹈相伴生的歌词均以失传。
篇中的“武”,是《诗经 大雅 生民》里所说:“履帝武敏”的“武”,是脚印的意思,来源于周王朝的生民神话:姜嫄姑娘踩到了“大人”(即神祗葛天氏)的足印,即而怀孕生下了周人的祖先“弃”。(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姜嫄姑娘踩到的并非葛天氏在雷泽留下的真迹,而是周原上的模制品。)
《诗经 大雅 大明》篇与《武》相仿。《大明》一共有八章,其中二至六章描述的是王季娶太妊,生文王,文王娶太姒,生武王。只有七、八两章述说武王伐纣,可见其重点是赞美对周王朝起决定性作用的两次伟大的生育。这两次生育所带来的结果是一个新的、强大的王朝——周诞生了,武王伐纣是这个强大的王朝最值得盛赞的功绩。
妇好墓出土的玉虎_图
可以这样认为:《武》与《大明》是同一套歌舞的两个不同的表现侧面:强调“大人”的脚印,就是《武》;歌颂两次伟大的生育,就是《大明》。
而《大明》第一句就是:“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大人”(葛天氏)赫然在上,脚下踩着日和月。古人是想通过“大人”脚踩日月的图画,为戚内铭文上的“大武”二字正名。
我们再来看戚的铭文“辟兵”二字。“辟兵”即是“弊兵”,也是“避兵”。从实物图上就能看出来,这把青铜戚不很锋利,没有作为主要进攻部位的刃,可以断定它不是作战用的兵器。它真正的作用是借其灵性来诅咒敌人,保佑自己方的兵士。换句话说,它是有着巫术功能的法器。当远古的人们经教化后,文明初开化,发现性爱原来有两方面的特性。他们自然而然的想到,可以将性的杀伤力扩大来对付敌人。于是就有了以性爱来诅军的现象:巫师们在阵前作法,身后有列队的裸女做出夸张的动作来恐吓、迷惑敌人,使敌人刀剑不利,造成心理上的打击。这样己方的兵士就可以避开其锋芒,可以无往而不利了。
妇好墓的挖掘现场_图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现了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无墓道,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z?)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
妇好石像_图
在目前已出土文物中统计,殷商卜辞中“妇好”两字出现了200多处,据说其中还有妇好出征之前行卜的内容。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一说法被广泛的传播开来。河南安阳博物馆还在门前建了一个汉白玉的妇好像。
其实关于妇好带兵作战之说,乃是上个世纪商史研究中的一个典型的“误会”。所谓妇好带兵,极可能是手持“大武辟兵”一类的法器,引领一群浓妆艳抹的祼女,摆出张狂的阵势,向敌方兵士大骂诅咒的形式。
《历史堂》出品 文:不言
参考文献:《诗经 大雅 大明》《武》《大明》《吕氏春秋 古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