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 2016 年的相关数据,内地适婚单身青年数量已经高达两亿,这一数字超过了俄罗斯和英国的人口总和,其中 85 后 90
后是两亿单身青年群体的主力军。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导致我们单身呢?是外貌,身材,经济实力,学历,还是有其他的不为人知的因素呢?
有研究很残酷地指出,每四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人会孤独终老。所以有可能我们到了 50 岁,坐在沙发上啃着肉松饼,如果乔治马丁还没挂,或许还能看着《权力的游戏》第 XX 季,偶尔脑海中浮现出“单身真好”的错觉。
但是,个人的因素,比如外形好坏,经济实力多少,教育水平如何,这些最为常见的单身理由,往往只是导致我们单身的表面原因,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缘由。
因此,有时候我们对自身的担忧反而意义并非那么大。
父母的养育方式
如果我们单身到天荒地老,第一个甩锅的对象应该是我们的父母,更具体一点的话,是父母对我们 依恋方式(attachment style)的影响。
“依恋是指的是一种广泛性的情感联结,源起于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互动,早期依恋方式会影响我们的恋爱方式。依恋类型主要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亲密关系里感到放松和安全,他们可以放心地依赖恋人,但恋人不在身边时也能独立地发展自己;
回避型依恋的人对待恋人和对待其他人似乎没有区别,他们在恋爱关系里表现得冷漠和疏远,让你怀疑他们是不是谈了一段假的恋爱;
矛盾型依恋的人一方面会索取恋人的关心,但另一方面这种关心并不能真的抚慰到他们,因而会觉得很不满意,抗拒恋人的关心;
混乱型依恋的人恐怕大部分都是单身狗,他们分不清恋人到底是想亲近他们还是伤害他们,表现出普遍的‘策略上的瓦解’,恋人会觉得他们非常难以相处。”
而我们从出生就开始接触,并且产生依恋关系的人,正是我们的父母。而我们依恋模式的形成,也正是随着父母的养育方式而产生的。如果从小父母就给与了孩子非常强的情感支持和鼓励,并且持续关怀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非常有可能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方式。
那么如果一个父母较少关心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则很可能会产生不安全的依恋方式,比如回避型的依恋方式或是恐惧型。
心理学家们发现,单身狗们通常更容易有着不安全的依恋方式,这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近年来又有别的研究,认为单身狗们其实和那些情侣 / 夫妻们一样,也可以有着安全型的依恋模式,只是他们的对象更多的是自己的朋友或者亲属,而不是恋爱对象。这流露出一个心酸的事实,单身狗们虽然不需要获得恋人呵护的满足感,但是需要从其他人,比如好基友,亲属中获得这种关怀的感受。正因为如此,当单身狗们一个人在外拼搏的人,就会特别需求情感关怀,想要寻找另一半。
基因
我们单身狗自由飞翔找不到另一半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在我们的基因里,就有一条桀骜不驯的“单身基因”。一个研究招募了 580 个被试,发现在 5-HT1A 这条基因上,呈现 CC 基因型的人,有 50.4%处于恋爱关系中。而有另外的具有 CG,或者 GG 基因型的人,却只有 39%处于恋爱关系中。
所以 G 基因,很可能就是导致我们单身的罪魁祸首。因为 G 基因代表着我们大脑中会有更低的血清素(serotonin)水平。研究也发现,在猴子和老鼠中,那些血清素水平较低的猴子和老鼠,在两性关系上表现更差,并且对同类也更为暴躁。
还有研究将 G 基因,与我们的述情障碍(Alexithymic symptom)相联系,顾名思义,指的是较为困难分辨并且理解情绪,那么这类人群,通常会更为冷漠,敌意较强,或者同情心较弱。
恋爱 / 婚姻真的更好吗?
我们经常会看到相关研究或者新闻报道,说婚姻能使人更幸福快乐,但是,这些文章都排除了一个人群,就是离异人群。有研究发现,结了婚的女性,吃喝更多,体重也随之增重,相反,单身女性往往饮食更为健康,身材也更好。因为女性结婚后往往会因为家务,子女等生活琐事失去了自己的时间,而单身女性则有更多的时间打理锻炼自己。
还有研究发现单身的女性,有更广的社交圈子,并且更乐于与朋友,亲属交流沟通。
当然,恋爱关系诚然很有吸引力。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急匆匆地开始一段感情,比如国内盛行的相亲。因为尽管很多研究发现恋爱关系能提升个人的自尊心,身心健康,但是这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这段关系是健康稳定,并且持续超过 1 年。如果一段恋爱关系无法达到这些简单要求,往往会造成反效果,让人身心俱疲。
每个人都知道,不要接触不健康的事物,感情也是如此,假设没有合适的人选,单身也并非一件坏事,强求而来的感情,并不一定意味着得到幸福。
一个人做无拘无束,做自己喜欢的事,直到遇到自己的另一半,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