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娶了汉朝十几名公主,而汉朝为何没娶匈奴的公主?

从汉高祖刘邦被困平城之围,被迫采用和亲政策维护与匈奴的关系之后,仅西汉王朝就有十几名公主远嫁匈奴,那么汉朝的和亲政策真的起到了预定的作用了吗?匈奴娶了汉朝的公主之后真的不再骚扰大汉边境了吗?为什么汉朝皇帝从来都没有迎娶匈奴的公主呢?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汉朝对匈奴的和亲可以分成被动和主动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从汉高祖刘邦被困平城之围,不得已而采取和亲政策,将一名宗室公主嫁到漠北,企图稳住不可一世的冒顿单于,这是汉朝对匈奴的首次和亲。随后几十年中,又有多名公主远嫁匈奴,目的都是想用和亲的方式组织匈奴骚扰大汉边境。但是结果很令汉朝失望——他们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和亲当然不只是将公主嫁过去这么简单,同时还要配送大量的嫁妆。

但是匈奴并不买账,反而见识到了汉朝的先进,助长了他们掠夺的欲望。所以,虽然汉朝初期与匈奴有多次和亲,但是并没有起到预定的效果。汉朝很无奈,在当时来说,匈奴太强,汉朝没有与之倾全国之力作战的能力与决心。

第二个阶段则是从汉武帝改变大汉对匈政策,开始主动出击,在卫青、霍去病等诸多大将长途奔袭数千里驱逐匈奴之后,匈奴实力衰弱,致使“漠南无王庭”。再加上匈奴内部产生分裂,常年内斗,形成了汉强匈弱的局面。此后,汉匈关系也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甚至有匈奴单于向汉朝称臣。

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在公元前33年他又入长安朝觐,并请求当大汉皇帝的女婿,随后才有了昭君出塞。这种情况下的和亲算是对匈奴的一种抚慰,仿佛是皇帝给臣子的一种赏赐,自然是对汉朝有利的。

所以,刘邦、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等皇帝的和亲政策基本上没有起到防御匈奴入侵的作用,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而汉武帝主动出击,歼敌于万里之外以后,和亲政策才真正起到稳定匈奴的作用。同时,汉朝也不仅仅是与匈奴和亲,还与乌孙、鄯善等西域国家和亲以牵制匈奴,达到了“以夷制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