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天朔54岁因肝癌去世 做好这三点远离肝癌

媒体报道,著名摇滚歌手臧天朔于2018年的9月28日因肝癌在北京去世,年仅54岁。

这不禁让人想起另一位著名艺人傅彪,更是于2005年8月30日在42岁的英年早逝。

肝癌为什么频频“光顾”年轻人?如何才能预防肝癌找上自己呢?

世界肝癌地图上刺眼的“中国红”

癌症是人类第二大杀手。其中,肝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数近百万,排所有癌症的第四。

中国是肝癌“王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数排在男性癌症的第三位,女性癌症的第七位,

总体上占全球发病数的一半,表现在男性肝癌世界地图上呈现刺眼的“中国红”。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肝癌发生年龄更低。在世界其他地区,肝癌很少见于40岁以下人群,70岁是肝癌发生的高峰年龄。而在我国,肝癌是60岁以前成年人最常见的癌症。前不久发布的2014年全国癌症报告中,肝癌列在15-44岁男性癌症的首位,45-59岁年龄组的第二位。

同时,我们知道,肝癌素有“癌王”之称。原因在于,肝癌的预后很差,整个世界范围内5年存活率都在10%上下。即使是欧美这些医学高度发达、医疗资源丰富的国家,肝癌的5年存活率也并不明显优于其他国家地区。

像傅彪,即使连续两次进行肝移植,仍难以阻止在42岁的英年被肝癌夺去生命。

肝癌的预防

既然肝癌难以治疗,预防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好在,对肝癌发生的机制和危险因素已经有相当的认识,只要做到以下三点,就可以预防绝大多数肝癌。

给孩子接种乙肝疫苗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接种可以预防大多数女性宫颈癌的发生,因而被誉为“宫颈癌疫苗”。

但是,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是,乙肝(HBV)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大规模接种预防癌症的疫苗,在癌症预防方面的意义远比HPV疫苗更大。

原因在于,HBV感染是肝癌首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我国及东亚地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HBV是仅次于烟草的人类致癌物。

有关慢性HBV感染与肝癌风险之间的关系已经获得了很好的研究。

HBV感染引发的肝炎造成的肝脏组织细胞的破坏,肝脏细胞活跃再生相关的肝硬化是HBV导致肝癌的主要机制。

据报道,世界上HBV感染高发的东亚地区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中肝癌发病率高达2.7%。

但是,研究也发现,HBV相关的肝硬化并非HBV导致肝癌的唯一机制,即使在无症状HBsAg携带者,肝癌的发生率也升高达0.5%;没有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0.8%,均显著高于HBsAg阴性人群。

说明,HBV感染本身也增加肝癌风险。

在日本的研究发现,HBV初始感染与肝癌发生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为50年。

我们知道,大多数乙肝感染发生在新生儿期,HBV感染相关的肝癌“理应”发生在50岁前后,远早于欧美国家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肝硬化相关的肝癌的发生。

台湾的经验已经证实,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大大降低了儿童和青少年HBsAg携带者的发病率,从而降低了儿童肝癌的发病率。 6-14岁少儿肝癌年平均发病率从1981 - 1986年的每10万名儿童的0.70,下降到1986 - 1990年的0.57,1990 - 1994年进一步下降到0.36。

经过进一步随访,也发现可以显著降低成人肝癌的发病率。

我国直到2002年乙肝疫苗才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规划,已经有大量研究显示显著降低儿童和青少年HBsAg携带者的发病率。而且,虽然有限的数据也显示,0-19岁的肝癌死亡率在15年内大幅度下降了95%。

充分的证据证明,我国的肝癌高发,以及发病年龄的年轻化,首要的原因在于HBV的高感染率。而接种HBV疫苗可以有效的通过阻止HBV的感染来预防肝癌的发生。

因此,预防肝癌的第一个需要做的事遵守国家儿童免疫接种规程,按时为自己的孩子完成三剂次乙肝疫苗的接种。

远离酒精

过量饮酒导致酒精性肝病,以及随后发生的酒精性肝硬化是肝癌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据报道,长期过量达10-12年的人群中,有10-35%会患上酒精性肝炎,8%-20%会患上肝硬化。

因此,远离酒精是预防肝癌的另一个主要措施。

控制体重,远离肥胖

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新瘟疫,不仅与代谢相关的心血管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度相关,还与包括肝癌在内的13种癌症的发生相关。

超重/肥胖相关的肝癌的发生也是通过非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的途径发生。

美国最近一项研究甚至认为,如果肥胖趋势得不到遏制,超重/肥胖将会超过烟草称为癌症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

因此,预防肝癌,我们所能自我控制的另一个途径是维持健康的体重,远离肥胖,远离肝癌。

其他危险因素和预防

丙型病毒性肝炎

是肝癌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丙肝慢性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比丙肝病毒阴性者高17倍。

因而,预防丙肝也是预防肝癌的一个重要途径。

黄曲霉毒素B1

是黄曲霉真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暴露程度高的区域与肝癌患病率高的区域一致,是肝癌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曲霉毒素B1主要是通过真菌污染玉米、花生和豆类扥谷物途径增加肝癌风险,因此,与气候因素和粮食储存条件高度相关,因而主要影响我国南方地区。

在我国南方地区,尽可能避免使用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食物,也是预防肝癌的中药举措。

糖尿病

研究发现,糖尿病是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肝癌风险增加2至3倍。

因此,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也是预防肝癌的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重要性或者可以人为改变的角度看,接种乙肝疫苗,远离酒精,控制体重远离肥胖,是一般人更容易做到,并且更有效预防肝癌的措施,

可以说,只要做到这三点,就可以预防大多数的肝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