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装分方圆,柳叶雁翎咋区分?看看外国人的明清中国军刀分类

1. 刀装类型

在清朝,有两种基本类型的刀装方式:圆式刀鞘和方式刀鞘。方式刀鞘风格的起源尚不清楚,但在明代艺术作品中却从未见过这种风格,但在清初至清中叶的作品中却随处可见,由此判断可能是由清朝人始创。清代圆式刀鞘主要流行与18世纪中期清代贵族圈子中:皇帝、贝勒、健锐营的精英士兵,之后直到19世纪初,其受欢迎程度在不断增加。到了19世纪中期,标准模式的军刀都成了圆式的安装方式。

在方式中,刀柄和刀鞘的横截面通常略呈楔形,大多数方式刀装都是铁制的,但也有黄铜镶嵌。刀鞘都覆盖着黑色、绿色或棕色的条纹皮革,手柄也多为直的,也有弯曲的。在圆式中,刀柄有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刀锷通常呈扁平的橘子形状,但也有像“马蹄形”的,而鞘的末端通常有行云样的设计(如上图)。

2. 刀身分类

中国明清军刀在形制上有诸多要求,包括军刀的大小、材质和装饰等,但他们在刀身的选择上享有相当大的自由,由此我们得以看到相当多种类的刀片类型。

2.1 根据曲率划分

1. 直刀

无曲率,边缘只有在它的顶端与脊柱相交时才有弧度。在蒙古人带着弯刀入侵前,它一直是标准军事装备。

2. 雁翎刀

直到刀身的最后四分之一,才呈现弯曲态势。雁翎刀似乎起源于明朝,并延续到清朝。

3. 柳叶刀

柳叶刀是中国明清时期最常见的的军刀,有很多种形状和大小:有的几乎是直的,有的有非常柔和的曲线,而有的则弯曲度很大。

4. ?刀

整个刀身上翘,是中国最罕见的军刀之一,被装备给南方的藤牌兵。由于曲线的深度,它们最适合近程切割。判断柳叶刀和?刀主要看“手感”:柳叶刀切削力略弱,而?刀切削起来则毫不费力。

5. 牛尾刀

底部很直,快到尖端时,宽度加深,刀身上弯。这种一般不是制式军刀,源自在19世纪,在当时的叛军和武术家中广泛使用。清朝灭亡后,中国军队完全改用欧式军刀。而牛尾刀是唯一仍在民间普及的典型实战刀。

2.2 根据刃形分类

1. 柳叶刀

中等宽度和曲率的叶片。

2. 雁翎刀

中等宽度的叶片,有双刃尖端,后斜角清晰。名字来源于它类似于一只雁的尾羽。

▲同柳叶刀曲率的圆式雁翅刀

3. 雁翅刀

中等宽度的叶片,逐渐向顶端张开。这是一种古老而罕见的刀形,但在明清过渡时期就不再流行了,大多数现存的例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在卡尔卡河战役遗址发现过一把这种形状的刀,表明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3世纪早期蒙古人入侵时。顶端部分背面的轮廓有直的、微凹的、扇形边或锯齿边。

4. 鱼头刀

窄刀片,背面靠近尖端位置加宽。大多数存在于明末到清初时期,与上述雁翅刀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后部的峰值距离尖端更远,从峰值到尖端的轮廓是凹的。

▲方式腰刀

5. 高背刀

带有突厥风格的窄叶片。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在突厥军刀上常见的一种叫“耶尔曼”的风格,是蒙古人入侵中国时引入的游牧刀的残余物。

6. 倭刀

窄弯刃,尖端倾斜。从14世纪到18世纪末,在中国非常流行。相传其因戚继光而闻名,他还曾下令复制这些武器,因为他对这种倭刀的质量和非常满意。(编者注: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证明是不正确的,戚继光所仿制的是双手长刀)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顾之,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