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去哪?走进中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

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World Tourism Day)”。世界旅游日是由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1970年9月27日,国际官方旅游联盟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章程。为纪念这个日子,1979年9月世界旅游组织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式把9月27日定为世界旅游日。中国于1983年正式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

今天是“世界旅游日”,

再加上即将迎来今年“十一”最长假期,

相信不少小伙伴已经在计划出行,

那你想好去哪了么?

不如先跟着知力君来看看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梵净山!

2018年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贵州省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的东北部地区,是武陵山脉的主峰。它还是目前贵州省出露于地表的最古老的地层,距今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这里地形复杂陡峭,是贵州省为数不多的非喀斯特地貌景观之一。

复杂的森林群落

梵净山地处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中心,由于复杂的地形和巨大的海拔高差,使梵净山的东西坡分别形成了明显的垂直气候带:

西坡:海拔800米以下为中亚热带气候,800~1400米为北亚热带气候,1400~2000米为南温带气候,2000米以上为中温带气候。

东坡:海拔600米以下为中亚热带气候,600~1250米为北亚热带气候,1250~1900米为南温带气候,1900米以上为中温带气候。

由于这种垂直气候带的差异,造成了梵净山植被类型的垂直变化—从海拔530米至最高峰2570.5米,可以划分为5个典型的森林群落类型:

常绿阔叶林:1300米以下;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300~1900米;

落叶阔叶林:1900~2100米;

亚高山针叶林:2100~2350米;

亚高山灌丛草甸:2350~2570.5米。

生物的“避难所”

梵净山不仅拥有古老的地质历史,以太子石和蘑菇石为代表;同时还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因为梵净山为第四纪冰川时期的许多生物提供了“避难所”,如梵净山冷杉、珙桐、梵净报春、梵净山点地梅、梵净山铠兰等珍贵植物和以黔金丝猴为首的珍稀动物。

梵净山冷杉

黔金丝猴(摄影/王勇江)

梵净山不仅拥有复杂的森林类型,而且它的森林生态系统也十分复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小型哺乳动物,它们在梵净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梵净山的小型哺乳动物不只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初级和次级消费者(采食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并捕食一些无脊椎动物),同时,还是大型哺乳动物的食物。其中的啮齿类动物(代表动物有松鼠、仓鼠等),具有储食习性。秋季,它们将一些坚果类的植物种子或果实(主要是壳斗科植物,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组成物种)储藏,用于度过食物缺乏的寒冷冬天。而有些啮齿类动物(如松鼠、社鼠、针毛鼠和刺山鼠等)的记性很差,它们经常会忘记把食物藏在哪里。而那些被埋藏在土壤里的植物种子便会萌发、生长,这有助于森林里的树种更新,维持了森林物种组成的稳定。

隐纹花松鼠(摄影/何芳)

大山里的小“居民”

在梵净山的生态环境中,许多不为人熟知的小型哺乳动物为梵净山森林景观的形成和稳定做出了种种的贡献。那么到目前为止,梵净山到底发现了多少种小型哺乳类动物呢?

为了对梵净山生态系统有更完整的了解,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所在的课题组在梵净山进行了134天的野外工作,共采集到852个标本,发现了1个新种—梵净山管鼻蝠和1个新亚种—梵净山缺齿鼹,1个中国大陆新记录—单角菊头蝠,1个贵州省新记录—小纹背鼩鼱。

梵净山管鼻蝠(摄影/何芳)

单脚菊头蝠(摄影/何芳)

我们发现,梵净山目前有小型哺乳动物3目11科25属54种。其中食虫目12种、啮齿目27种、翼手目15种,由于这些动物大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因此人们对它们不甚了解,这正是梵净山的另一种神秘,也是让人神往的所在。

梵净山小型哺乳动物的物种多样性非常高。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从常绿阔叶林到高山灌丛草甸,我们发现了许多与环境相适应的小型哺乳动物种类。

赤腹松鼠(摄影/何芳)

大卫鼠耳蝠(摄影/何芳)

巢鼠(摄影/何芳)

印度假吸血蝠(摄影/何芳)

无斑小鼯鼠(摄影/何芳)

这些鲜为人知的动物对于梵净山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对于梵净山这一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认识,不能只因为这里有太子石、黔金丝猴、珙桐等有名的珍稀动植物,我们所做的是需要对它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如此才能给梵净山更完整和系统的保护。

撰文 / 周江 (贵州师范大学)

本文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