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最注重质量?末期兵源残疾人比率竟高达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纳粹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闪电战”使西方国家招架不住,只得摇旗投降。然而由于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加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德国人在主要战线——东线战场上已然陷入了被动的战略防御态势。可希特勒为了避免国内战时经济陷入崩溃局面,迟迟不肯进行总动员投入更多的兵力去战场。一直到了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德国的总动员才刚刚开始。

然而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德国人必须想办法弥补兵员数量的匮乏,除了小孩、老人,剩下的就是残疾人。

▲随着东线战事陷入胶着,德国士兵们的精神也不断地在饱受摧残。

▲阿登战役中被美军所俘获的12ss“青年团”装甲师的年轻士兵,他们看起来最多不过只有13岁!

原本,那些因为战伤而得到休假许可、不需再服兵役的人员,在当时纳粹党宣传部长戈培尔“保卫祖国”的号召下,又重新选择了拿起武器,加入当时的“人民冲锋队”当中继续服役。那些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负伤老兵,对于提升人民冲锋队的部分战斗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戈培尔一再向希特勒所强调的。毕竟到了1944年时,德国人在多条战线上已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再不多招募些“炮灰”去填补正规军在战线上的空缺,恐怕实在难以为继。希特勒也同意了这项没有依据和人性的计划!

按照戈培尔的计划,原本人民冲锋队的规模将会被扩大到500万!在1944-1945年两年之间,德国人总计动员了大约120-150万人民冲锋队士兵。这其中60%的超龄服役人员,5%是孩童,残疾人的比率更是达到了10%!也就是这些只会开枪,连瞄准说不定都不会瞄的炮灰,就这样被直接送去了危险的前线与正规军并肩作战。

在德国陆军军队体系当中,这些有残障的人士被划分为“第四类兵员”。因为他们无法正确的理解和明白教官所要表达的意思,有些人甚至根本连命令都没有办法传达出去!因为他们是哑巴。

有一名德国少尉教官在荷兰战役时,这样描述自己属下的一群“耳朵营”(即听力障碍人士)士兵们的:“对正常士兵们来说轻松无比的夜间巡逻,到了这群聋子身边简直就是噩梦。我本人曾亲自到一个排部附近视察阵地防务情况,负责警戒的哨兵根本没能听出我的脚步声就直接开枪!他们在夜晚发现有可疑的人影时,根本不会询问你口令什么的,因为他们根本听不见!”

不仅如此,当时的一名德军新兵在所谓的“大西洋壁垒”防御战时,这样描述自己身边的这群“特殊战友”的:“我在刚入伍时调任某个要塞机枪营的传令兵,负责防守荷兰境内的堡垒事务。而我的战友们有一半以上都有伤,或是缺一只胳膊,或是被截去了小腿。那个状况真的是太悲惨了。”

而最终,这些伤残人士也不可能成为戈培尔和希特勒臆想的重要力量,而成为了纳粹德国的最后炮灰。

▲人民冲锋队的一群老年士兵正在集结点三三两两的闲谈。而德军入伍新兵所说的残疾人士在他们当中十分常见。

▲被俘虏的人民冲锋队士兵。戈培尔为了其所谓的“最终胜利”甚至不惜将这些年老体衰甚至是残障人投入到激烈的战场之上,纳粹在战争最后时刻的疯狂由此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