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帝陵保存较好,清朝帝陵却有半数被盗?真相很现实

1928年春,民国将领孙殿英趁着在冀东地区剿匪的时机,率部进驻了河北遵化马兰峪(清东陵所在地),并以军事演习为名,开始大规模盗墓。在孙殿英的指挥下,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遭到盗挖,大量珍贵文物最终不知所踪。

有了孙殿英先例,后来许多人就对清朝皇帝的帝陵虎视眈眈。在此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康熙的景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光绪的崇陵先后遭盗墓,由此造成的文物损失无法估量。


不过,同样是皇帝的陵寝,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却保存较好。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家陵寝,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以及数十位后妃。若论文物价值,明十三陵应该远超清东陵。为什么明朝帝陵保存较好,清朝帝陵却有半数被盗呢?

“盗首”孙殿英给出了这样的说法:“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虽然这个理由看上去就很扯,但在当时也得到了不少支持的声音。有人甚至认为孙殿英挖清朝帝陵,不挖明朝帝陵,说明他的行为就是正义之举。不过,事实真相却远没孙殿英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其实,清朝帝陵之所以会大面积被盗,最主要原因是清朝帝陵更容易下手,和报仇雪恨这些扯淡的理由没半毛钱关系。

首先,清朝定鼎中原后,为了能尽快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争取到汉族人民的认同,就对埋葬着明朝历代皇帝的明十三陵进行必要修缮,还按帝王陵寝的规格派兵值守,这也让明十三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其次,清东陵所在的马兰峪地理位置非常偏僻,有着“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的说法。这就给大规模盗墓行为提供了很好的作案机会,再大的动静也没多少人会发现。而明十三陵就在北京的近郊,孙殿英要是想在这里搞什么“军事演习”,恐怕还没开工就已经穿帮了。

此外,清朝皇帝的帝陵结构比较简单,而且是千篇一律。过了方城明楼就是哑巴院,墓道口就在哑巴院琉璃影壁下面,而且地宫全部是浅葬,没挖几下就到达目标。明朝皇帝的帝陵结构就复杂很多了,不但墓道口都设置的非常隐蔽,没有规律可循,而且地宫位置都很深。以万历皇帝的定陵(上世纪50年代被考古发掘)为例,地宫深度达27米,国家级的考古队进驻挖掘,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找到墓道口,而且还是在意外情况下找到的。


因此,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有一座没人看守,又方便打开的巨大宝库放在大家面前,不去盗还等什么呢?有人将明朝帝陵和清朝帝陵的不同遭遇视为民族情绪,其实是想太多了。对盗墓者而言,谁跟你扯墓主人的身份是满还是汉呢?明朝皇室后裔、末代延恩侯朱煜勋在民国时期被任命为明陵保管委员之职,结果他却组织了一群人在十三陵挖自己老朱家的祖坟。所以说仅仅因民族情绪就放过明十三陵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如果明十三陵和清东陵的条件互换,恐怕明十三陵早就被挖得一干二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