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能预测下雨吗?也许并不,但是它们可是防洪高手

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据说通过观察蚂蚁们的行为可以预测天气。比如,如果蚂蚁们的土堆比平时垒得更高、或者开始用奇奇怪怪的材料建造土堆,那么这就是雨水将至的征兆。

(来源:Wikipedia)

然而真的有科学依据来支持这种说法吗?尽管蚂蚁种类的多样性(目前已知 1.3 万种)让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但非常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降雨感知

理论上,蚂蚁们天生便拥有一系列的感官来提前觉察降雨。比如,触角上带有的化学感受器相当敏感,负责探知细微的化学信息。一种名为佛罗里达木蚁(Camponotus floridanus)的蚁种竟然拥有 400 多个嗅觉相关基因——可以说是昆虫种的嗅觉基因数之最了。

蚂蚁触角还能够感知温度的细微变化,因此常常伴随着暴风雨的气温突降也成为了一个重要信息源。照此看来,各种蚂蚁拥有如此发达的感官系统,理应也有一些种群进化出了预测降雨的能力。然而我们目前并没有观测或实验数据显示蚂蚁能够根据降雨预测改变行为。

降雨反应

当然,尽管蚂蚁能否预测降雨还是个未解之谜,我们仍然发现蚂蚁进化出了一种应对雨水泛滥的奇妙办法。当大水淹没巢穴时,最简单的一种生存方式居然是憋气,在 5-7℃的水中,有四种沿海蚂蚁种类的工蚁生存时间竟长达 8-9 天!

红木蚁(Camponotus andersenii)的兵蚁则用自己的大脑袋堵住巢穴出口,防止雨水漫进蚁巢。当然,其他种类蚂蚁也有中规中矩地用岩石、泥土或树枝挡水的。值得人们学习的是,有时候蚂蚁们会采取巧妙的建筑结构来规避高洪水风险。

一种澳大利亚红木蚁(Polyrhachis sokolova)住在红树林中,洪水漫灌已是家常便饭,为此它们建造了钟形防水室来“截住”气泡。在洪水袭来时,蚂蚁们迅速将幼虫和成虫一起转移到干燥的地道中,等待水退。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能够将彼此的身体紧紧抓住,形成令人叹为观止的“求生筏”。这些蚂蚁生性防水,而彼此紧紧相连时,防水性能进一步增加。这样的“求生筏”结合相当迅速,能在水面上漂浮数日甚至数周。

竹蚁(Cataulacus muticus)的防雨方式也许是最引人发笑的。正如其名,竹蚁将巢穴建在竹枝中,这也是个常常遭洪的地方。当大水刚至时,工蚁们迅速跑到巢穴内,用尽全力饮水;然后一同冲出巢,齐心协力排尿,这一过程被戏称为“communal peeing”。

大头蚁(Pheidole)面对大雨,最初仅仅只有几滴水的时候,个别工蚁便开始疯狂奔走相告,警告同伴们大雨将至,然后所有的工蚁都开始行动,快速而高效地排空巢穴,并将幼蚁和蚁后转移至安全区域。

住在冲积平原的蚂蚁往往会在巢穴周围垒砌高高的土墙,作为防洪堤;这些结构通常在大雨前的 24 小时内建成,能将水流引向远离巢穴的地方。

总的来说,尽管蚂蚁们也许并不能预测降雨,它们对下雨确实有一手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