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究竟是怎么演变出来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李小龙功夫征服了美国观众,一时间“我是中国人”响彻美利坚土地,“龙的传人”、“龙的国度”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成为外国人心头一道风景。其子李国豪被称为“龙子”,其女李香凝也被称为“小龙女”。

实际上,在中华文化里,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其形象已演变成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但是,关于龙的起源、演变、崇拜以及龙的神话流传等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答案。

龙的起源

《新华大辞典》是这样定义“龙”的:“‘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头上生角,身体长,有鳞有脚有须,会游泳,能飞能走,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龙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至少八千年,主题多为夏族图腾。据《说文》载:“龙, 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原始社会,“龙”一出场就被想象成“百虫之长”,一种具有神奇的超自然力的怪异之物。尽管在真实的自然界里是没有这种动物的,但是人们还是将它当做保护神来崇拜。

至原始社会,人们经常将自己所敬畏、感激、或恐惧的自然界的事物、现象作为自己部族的标志,即图腾。而龙作为一种图腾,其原型可能来自一条蛇,经衍化而形成鹿角、马头、虾眼、蛇身、鱼鳞……的模样。

这可以从流传下来或者考古挖掘的古代彩陶,可窥见一斑。其中有关“龙”的图案,多像一种种鱼或蛇。殷周时期的甲骨文里的“龙”,也被“写”成蛇的象形。而《山海经》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化史料,里面记载的那些民间传说、习俗、信仰,以及草木、禽兽、金玉等,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当做史料。其中,龙蛇有时就不分彼此。

据有关资料考证,龙是古代羌戎部族的图腾,之后由于外族入侵而分化。如闻一多《伏羲考》就认为:“他们(羌)起初都在黄河流域的上游,即古代中原的西部,后来也许受到东方一个以鸟为图腾的商民族的压迫,一部分向北迁徙,即后来的匈奴,一部分向南迁徙,即周初南方荆楚吴越各蛮族。”

龙的演变

实际上,龙的形象我们可从“龙”字的演变看出。

龙,甲骨文在大口曲身的动物头上加“辛”,表示“龙”头上长着锋利的角,整个字形像长角的爬行巨兽。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的写成“辛”,并在兽身上加“匕”加“彡”,表示“龙”有利爪、背上长鳍。隶书误将篆文的“辛”写成“立”。俗体楷书省去正体楷书的“立”和“月”,并依据草书字形将右边的楷化成。而今简体的龙字,完全看不出龙的形态了。

商周时期,“龙”的形象开始逐渐成型,主要演变成两种:一种是蛇身,无爪,还脱离不了原始时期的鳞虫形态,一般是一首二体型或二首一体形;另一种则为兽体型,眼睛圆睁,开始出现肢体、爪子,而且身体像动物身体,尾巴卷转。

前一种“龙”形象到春秋战国时期就消失了,这时的“龙”都是兽体的,不过也有一点改变,如爪子有三个脚趾,尾巴细卷,龙头张大嘴巴,龙角向后卷。

秦汉时的“龙”形象改变很大。如头像牛头,大耳朵,龙角细长对称,身体为蛇形,脚上有爪子,开始出现须子、翅膀,身体附壁,成语“珠联璧合”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隋唐时期,龙头有两个分叉的角,口角明显加深,上颚较长,上唇长而向向上翘起,圆形的龙眼变成凤眼,蛇身开始丰满强壮,身上的鱼鳞片变成斜方格形的网状鳞片,龙爪也从兽爪变成鸟爪,爪子上的指甲的绘成略弯的三角形,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锋利。

正如当时大唐的政治、经济强盛一样,这时的龙强壮威武,有着一种不可侵犯的九五之尊。所以说,龙的艺术表现,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密不可分。

宋代,龙的形象基本定型:蛇身,身体到尾巴逐渐变细,四肢上全部长羽毛,龙爪上脚趾有三至五个,龙头有龙角、龙发和须子。这种形象一直持续到元明清。

龙的崇拜

在我国古籍中,最早记载“龙”的是《礼·礼运》:“麟、风、龟、龙谓之四灵。”注意,这里的“龙”是排在第四位的。我们知道,古代是很讲究“长幼有序”的,但是这就和龙为“鳞虫之长”严重不符。我们只能这样解释,这里的“龙”还没有被神化,是自然界里存在的,很可能就是巨晰、巨蟒之类的动物。

《左传·昭公十九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外洧渊,国人请萦焉。子产弗许,‘我斗,龙不我规也;龙斗,我独何规焉?禳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 乃止也。”

再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可见,这一时期的“龙”模样除了体态大而奇以外,其它还无法确定。况且龙与人无关,也没有法力。

我们再来看看《诗经》里的“龙”。

《秦风·小戎》:“龙盾之合,鋈以觼軜。”。孙颖过疏:龙盾,“画龙于盾。合而载之以避车也。”毛传:“龙盾,画龙其盾也。”《隋书·音乐志中》:“武弁,朱褠衣,乌皮履,三十二人,执戈,龙楯。”朱熹《诗集传》:“画龙于盾,合而载之,以为车上之卫也。”

《周颂·载见》:“龙旗阳阳,和铃央央。” 《鲁颂·闷宫》:“龙旗承祀,六髻耳耳。”《商颂·玄鸟》: “龙旗十乘,犬禧是承。”许慎《说文》:“旗有众铃,以令从也。”可见,人们逐渐将“龙”当作祥瑞的象征,并不迷信崇拜。

至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描绘了天子狩猎场景:“于是历吉日以斋戒,袭朝服,乘法驾,建华旗,鸣玉莺,游于六艺之囿,…… ”对于天子,并没出现“龙舆、龙旗等与“龙”有关的词语,而只是说“乘法驾,建华旗。”可见“龙”与“天子”还扯不上关系。

至唐代,杜牧人《阿房宫》:“长桥卧波,来云何龙。”作者用“龙”来喻“桥”,与“天子”也没有关系。

至宋元时期,尤其是元末,官方为做区分,出台相关“政策”禁止民间使用“五爪”龙,而在此之前的龙多为三爪或四爪,到了明清时期,五爪龙更是仅仅限于官方使用。

至明清时代,“龙”的地位一下子被捧上天。此时,皇帝的穿戴起居出行,都与“龙”有关:龙袍、龙冠、龙床、龙椅、龙荤,宫廷宝殿雕刻绘画也几乎全是龙。这种“龙”仅为天子所有,天子是龙,龙即天子,两者已融为一体。

龙的神话

中国远古神话里,流传最广的是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那么,他们长得什么样呢?

据《山海经·大荒西·郭璞注》载:“女娲,古神女而帝,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帝王世纪》:“遂人氏,生伏羲,人首蛇身。”“女娲氏……承庖羲制度……亦人首蛇身。”

实际上,在中国远古神话里的“神人”“英雄”几乎都是人首蛇身。除了《山海经》记载的外,《竹书纪年》里的长龙氏、潜龙氏、居龙氏、水龙氏、青龙氏、白龙氏、降龙氏等都是一群龙蛇。不过,这里的“人首蛇身”应该是远古氏族的图腾、符号或标志。

可见,“龙”和我们的祖先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