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末到唐朝的七百年间,一句简单的谶语让众多造反者前赴后继

在封建时代,一个王朝的皇帝拥有着无上的权威,掌握着王朝巨大的资源,接受着臣民的顶礼膜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这种情形最好的描述。巨大的权力让皇帝的宝座拥有着巨大的魔力,吸引着众多的造反者们如飞蛾扑火般一拥而上。纵观中国历史,不管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也好,是分裂割据的乱世也罢,对皇位存有觊觎之心的人源源不绝。

但翻开史书,细细的去读中国的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自汉朝灭亡到唐末为止这段漫长的历史中,有那么一个姓氏,为了争夺天下最高的统治权,在近七百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他们出生的时代,地位和个人性格也许都不同,但他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姓氏让他们敢于冒着杀头的巨大风险揭竿而起。

刘邦斩白蛇起义_图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在公元前202年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到公元8年王莽篡位,共计二百一十年。等到公元25年,刘秀消灭群雄,重新建立汉朝,又传到汉献帝禅位共计一百九十五年。汉献帝禅位后,就在很多人本以为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汉朝该彻底灭亡了时,刘备又挑起了蜀汉的大旗,重新延续起了汉祚。

汉朝统治期间辉煌的文治武功与其强大的生命力,给百姓和民族带来了深刻的记忆。同时也赋予了刘氏在民间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由此引发出了一个流传近七百年的金刀之谶,即卯金刀之谶(刘字繁体)。

西晋_图

在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曾出现了一本名为《太上洞渊神咒经》的道教书籍,该书中有着这样一则谶语,谶语说 “汉魏末时,人民流移,其死亦半。中国人民悉不安居,为六夷驱迫,逃窜江左。”而等到“刘氏五世,子孙系(继)统先基,至甲午之年”,便可“刘氏还住中国,长安开霸,秦川大乐。六夷宾服。”简单的“刘氏复兴”四个大字可以完美的概括这段谶语。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极其动荡的朝代,贯穿整个南北朝,刘姓荣居造反第一大姓。东晋时,便有流传极广的民谣 “金刀既以刻,娓娓金城中”的说法,孟顗释之曰:“‘金刀’,刘也。

于是等到南朝齐时,便有这样的记载,“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在侧曰:“外间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世祖愕然。”,金刀的谶语连皇帝使用金柄刀子都成了忌讳,金刀之谶的巨大影响力可见一斑。

南北朝_图

而北朝的情况与南朝相比更为可怕,可以说,金刀之谶简直成了北朝统治者的一个巨大梦魇。

太平真君四年底(公元443年),尚书令刘洁想与诸王合谋推翻拓跋焘。刘洁心里很是没有底,便让尚书左丞张嵩求图谶,问:“刘氏应王,继国家后,我审有姓名否?

后来一连串的揭竿而起更是屡见不绝

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造反;

北魏永平三年(510),秦州刘光秀谋反;

北魏延昌三年(514),幽州沙门刘僧绍聚众反;

北魏熙平元年(516),月光童子刘景晖谋反事件;

北魏孝昌元年(525),稽胡领袖刘蠡升在云阳谷称天子,改元神嘉。

尔朱荣死后,幽州刺史刘灵助以刘氏当兴之谶,于530年称燕王,扯旗造反。

这一连串轰轰烈烈的造反与起义,使得 “卯金刀”就成了统治者敏感和警惕的符号。

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_图

等到隋朝,天下重新一统,此时距离汉朝灭亡已三百五十多年,而金刀之谶在人们心中和民间的影响仍然然与南北朝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隋朝立国后,出现的第一次谋叛就和“金刀”有关。北周重臣刘昉为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出了一把大力。但刘昉也有野心,他一直坚信着金刀之谶。嘴边也总是挂着自己的姓是“‘卯金刀’,名字是‘一万日(昉)’,刘氏应王,为万日天子。”坚信金刀之谶的刘昉便开始蓄谋造反,企图去做金刀之谶里的万日天子,但最后因失败被杀。

在中国的历史上,国人眼中,唯一能和汉朝所媲美的伟大朝代莫过于唐朝。但就是这样一个达到了中国古代最巅峰的朝代,也仍然被金刀之谶所困扰,朝廷费尽心机、严防死守“金刀之谶”(刘氏复兴),把刘氏当做心腹之患而提防。在整个唐朝,造反者中刘氏最多,而朝廷中的刘姓大臣也多被猜忌。

唐太宗李世民_图

唐太宗贞观三年,发生了有刘姓者因为颈上有“胜”字而被捕的事件。

贞观十九年刘道安煽动造反。

唐睿宗时,刘诫之与诸多官员通谋,宣扬自己是当代“真人”,将有天下,后被处死。

开元元年,贝州人王怀古煽动造反,其谓人曰:“李家欲末,刘家欲兴。后被按察使捕而戮之。

开元二十三年冬,东都人刘普会反

开元二十四年五月,长安醴泉妖人刘志诚作乱。

哪怕到了唐朝的中后期和末期,金刀之谶的影响力也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消减。

唐肃宗迎接唐玄宗还朝_图

唐肃宗时,有“手握金刀起东方”的谶言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淮西节度副使刘展便认为自己应该自东方而起,图谋造反。

哪怕到了唐末,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还喊出了一句特别响亮的口号,即“天下方乱,卯金刀非吾尚谁哉?”

这个自汉末到唐朝流传了七百年的金刀之谶究竟是如何产生并保持着如此长的生命力,最终又因何而消亡呢?

首先,金刀之谶的产生与谶纬之学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谶纬学借三皇五帝和孔子的名义,与经学结合在一起,论证了汉朝和刘氏皇族的神圣权威与正统地位,宣扬刘氏才具有天命。同时,刘邦的“非刘氏不王”和光武帝刘秀在起兵时所宣传的“刘氏复起”,“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的谶语使得谶纬之学在民间流传广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_图

而在唐朝以前,在中国历史上,汉朝的国祚之长,是所有统一封建王朝中所罕见的。刘氏作为宗室皇族的历史达四百多年,可谓源远流长。因此,在汉魏鼎革以后,刘氏虽然成为了庶民,但是曾经强大的汉家天下给予了刘氏在民间非同一般的号召力,同时,有着如此辉煌的过往,刘氏也很难丢掉曾经的辉煌而以一个普通的姓氏效忠于其他的王朝。

但需要注意的是,金刀之谶所根植的土壤是汉朝长期大一统所给百姓和民间带来的巨大烙印,一旦这个巨大的烙印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伴随着又一个长期的大一统王朝——唐朝的灭亡,金刀之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开始减弱,其民间的影响力也开始让步给了李氏当兴这类由唐朝兴起所带来的谶语,最终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文:李光彩

参考文献:《太上洞渊神咒经》《南齐书》《汉书》《旧唐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