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太宗派唐僧去西域取经,历史真相却和小说相去甚远

在《西游记》中,唐太宗李世民派唐僧前往西域求取真经,并封唐僧为“御弟”。所以许多人可能会留下一个印象,那就是唐朝非常尊崇佛教。不过,历史真相却和《西游记》中的情节相去甚远。

在隋唐时期,佛教僧徒的势力仅次于官僚贵族阶层和一些地方上的世家大族。隋朝两位皇帝(隋文帝、隋炀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他们经常大行布施和庇护僧徒。可是唐朝初期的两位皇帝却对佛教不太感兴趣,甚至是抱着敌视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日见增多的佛教僧徒对加强皇权统治百害而无一利。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曾打算以非常严厉的手段禁止国内佛教宣传。而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在表面上没有禁止佛教活动,但他在对待佛教的态度方面也是非常消极。不过,太宗皇帝清楚地认识到在他还没有巩固自己的政权时,疏远佛教团体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举动。所以他刚一当上皇帝,就立即废除了他父亲晚年提出的反佛教措施。同时,他还给佛教僧徒有限的庇护。但他对佛教的兴趣仅限于和国家利益一致方面。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下令对非法出家的僧徒要处以死刑。因为他认为这些非法出家的人真实目的是为了逃避赋税,而不是出自信仰。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又下令禁止僧人受亲生父母致拜,因为这种举动违反世俗的礼法。贞观十一年(637年),他还下令男女道士在国家主持的一切典礼上都要位居僧人之上。

唐太宗本人有时也会参加一些佛教活动,但这仅仅是因为他作为皇帝需要履行这样的义务。他不止一次地公开表明唐朝的国教必须是道教,因为李氏皇族自称是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的后裔。

唐太宗对佛教和僧徒基本上没有好感,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那就是《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唐僧,法号“玄奘”。虽然《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但玄奘(唐僧)却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法师请求西行求取真经,但未获唐太宗批准。不过,已经下定决心的玄奘法师“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也就是说玄奘西行求法其实并不是《西游记》中所说的那样受唐太宗指派,而是自己偷渡出去的。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后,在那里生活了十五年。公元645年,他回到中国,成为了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虽然玄奘是偷渡出境,但他的事迹还是让唐太宗非常感动。太宗皇帝多次请玄奘弃佛还俗,到朝廷中做官,但都遭到玄奘法师的明确拒绝。最后,皇帝只好说服玄奘留在长安的弘福寺从事翻译经书工作。

唐太宗之所以对玄奘法师特别看重并非出于个人信仰,而是他对印度和中亚地区的地理、风俗、物产、政治等方面非常感兴趣。而玄奘法师显然是当时唯一对这些地区有深刻了解的人。

唐太宗去世后,即位的唐高宗依然对玄奘法师礼遇有加。不过终唐一朝,佛教的地位都远远不如被奉为国教的道教。到了唐朝后期,佛教受到严厉打压,大批珍贵的佛学典籍遭毁坏,佛教几乎到了衰败凋零的地步。这一时期持续了一百多年时间,直到宋朝建立后,佛教才重新开始兴盛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