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代的“的确良”是如何火遍全国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男孩子的标准的形象是脚踏一双白球鞋,穿条蓝布裤, 胳膊肘上套件缎面般软滑的的确良,理个寸头往街边上一站,就是“帅哥”一个。 而女孩子呢,则穿红蓝的碎花长裙,边角上还小心冀冀地打了褶。而最会装扮的姑娘则穿质地是的确良的白裙子,为防止走光,她们还套上一层衬裙,仪态万方。那时,的确良是精致生活的标志。

满足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的“小资情调”

据说“的确良”是粤语的音译,可见是由广东人最先喊起来的。它原本叫“的确靓”,“靓”在广东人眼中是时尚和漂亮的意思。而北方人对粤语缺乏理解,就随其发音误将“的确靓”读成白话“的确凉”。后来又发现这种布料并不是很凉快,于是就改写成“的确良”。

这种布料流行主要是因为耐穿易干、不用烫、不褪色,加上印染颜色鲜亮,对穿惯了单一灰暗色服装的国人来说不亚于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要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还没有时装概念,男女衣服款式基本一个样,只有灰、蓝、黑三种颜色,曾被外国媒体形容为“蓝蚂蚁”、“灰蚂蚁”。

此外,当时买布还必须凭布票,而“的确良”属于少有的非控制商品,只要有钱就穿得起。尽管它比传统棉布贵很多,但百姓们还是喜欢赶浪潮,相互享受这种特殊待遇,喜欢感受新东西带来的变化。

最后,它“的确耐用”,能节省家庭开支。尤其是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它不但满足最基本的温饱需求,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一度追求的“小资情调”。

也不是有钱就一定能买得到

“的确良”刚流行时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一些商店事先贴出告示,另一些商店则从内部透出风声,瞬间引来大批民众抢购。老百姓有时为买一块“的确良”得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长队,甚至挤碎柜台这样的险情也发生过。

1968年6月16日,上海石门二路的原红缨服装店有一批的确良衬衫上柜售卖,大量闻风而至的顾客挤碎了商店的玻璃橱柜,造成1死6伤的惨剧。不幸去世的是一位年仅四十岁的女教师。

据说,当时北京王府井有家益民商店专卖出口转内销服装,民众为买一件衣服要在人群里挤上数小时。

有一段时间,男女结婚时的服装时兴“的确良”面料的衬衣。新郎是纯白色的,新娘是粉红色的,两个并肩站在一起,映衬得又水灵又白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基础薄弱,生产的发展都赶不上几亿人吃穿用度改善的需求。加上当时人们穿的全是棉布衣裤,而有限的土地顾得了吃,就顾不了穿,纺织品十分紧缺。

当时国际上流行“的确良”,这是一种涤纶纺织物,化学成分叫聚酯,学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有纯纺的也有混纺的,通常用来做衬衫。

1958年3月30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条讯息:我国自主研发的尼龙在上海诞生。这是我国最早的合成纤维。

两年后,上海开始了“的确良”的研制工作。

随着“的确良”面料越来越多走俏。1976年至1979年,中国开始大量进口化纤设备生产“的确良”。

不过,这时市场上却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有的“的确良”品种老百姓想买没得卖,相反,不想买的却多得很。

如1978年10月,有关媒体就曾对北京“的确良”市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老百姓特别喜欢“的确良府绸”,而对“的确良纱卡”不感冒。原因是纱卡太薄,外观也不不是很好,加上一米纱卡比一米府绸还要贵六角钱,谁愿意花那冤枉钱呢?

不过,尽管纱卡积压,商业部门还是继续大量调进,问题就出在当时我国还是计划经济时代。

原来,纱卡和棉布均为国家统购统销物资,一旦工厂生产出来,商业部门就得收购,不得找其他借口推脱。

有人会说,我不生产纱卡了行吗?不行!

因为纱卡的产值比府绸高,假如全部生产府绸,工厂产值会大幅减少,企业就评不上先进,工人就拿不到奖金。

直到改革开放后,纺织部门才淘汰了过去产值低的、生产难度大的、花色多的的产品,开始从市场需求出发,确定不同品种的增产、减产、停产。

“的确良”逐渐淡出民众生活

1981年11月、1983年1月,国家根据实际成本的增减,连续两次大幅下调“的确良”、腈纶毛线等化纤织品价格,过去价格昂贵的“的确良”开始变得经济实惠。1983年11月22日,商业部宣布从该年12月1日起,全国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1984年也不再新印发。通行了30年的布票最终废止了。

当时,随着布料花色品种的增多,人们也开始认识到“的确良”的缺点:透气性差、化纤品对人皮肤有刺激性等。尤其是随着一些彩棉布料、纳米布料的出现,“的确良”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