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没满1个月,我居然经历了这些

图片由123RF.com提供

 裸辞一直是跳槽方式上经久不衰的话题:一方面看起来非常洒脱——“说走就走,说不干就不干”,似乎撂下这句话就能从前东家轻松抽身,开始寻找下一个值得为之效命的公司;另一方面又似乎隐含着一些酸楚和无奈——“能在职找到下家,谁不想!没时间也没精力啊!”,在职找工作请假难、怕被发现、容易错过急招人的好机会等现实问题,也是确确实实摆在眼前的。


   “选择裸辞,不要随意!!!”这是某网友在“无忧求职锦囊”公众号下的一条留言,而这条留言被赞到了第一位,足见不少人对裸辞这种跳槽方式是充满了畏惧之心的。究其原因,也许是在潇洒的离职之后可能会面对的一系列现实困境所导致的。对此,前程无忧最近进行的“2018年职场人裸辞情况调查”就对职场人发出了一连串的灵魂拷问——“多久找不到工作你会妥协?”、“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你会在哪些方面做出妥协?”,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真心话。


裸辞的“心魔”:超6成人半年内找不到工作就慌了


  根据前程无忧的“2018年职场人裸辞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4%的受访者表示半年内找不到工作会考虑妥协自己对工作的要求,其中更有15%的人“1个月内”找不到合适的下家就开始慌了。


  为何大家对裸辞空白期的时间长短那么敏感呢?裸辞难道不是为了找到更好的下家吗?因为时间长就妥协,到底值不值得呢?其实裸辞产生的困境,也许比你想得要多:


1.经济和生存压力。裸辞意味着在空白期内是没有固定工资来源的,有存款有外快底气会充足不少,但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让人继续坚持下去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特别是身负重任的贷款一族,一旦断了资金来源,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2.招聘方的质疑。一旦产生不短的空白期,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面试时各式各样的质疑:让你裸辞的原因已经解决了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段空白期?空白期内你都做了些什么?经历了这段空白期后,你还能熟练运用工作技能、迅速投入工作状态吗?……这些问题都让人想要更快地结束空白期。


3.自我怀疑。想原本你踌躇满志,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结果找了不短的一段时间,还是没有找到“看对眼”的下家,这种落差确实会给人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是打击,从而产生自我怀疑。尤其当周围的人也开始给你施加压力时,这种情绪很可能促使你放弃掉自己原本的一些坚持。


   由此可见,一旦你有裸辞的念头,并且有时间给自己做好前期准备,有决心、耐心不找到满意的下家不罢休,三方面的支持是不可少的:能支撑你度过空白期经济压力的“裸辞准备金”;空白期内对于职业的规划,如职业进修、培训、考证、自主学习等,了解自己的工作需求是否在合理范围内,确定自己的价值所在,保持自信心;做好可能会碰壁的心理准备,如果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事先做好充分的沟通,争取取得他们的理解。


裸辞久了,也想找离家近的工作


  根据前程无忧的“2018年职场人裸辞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作息制度(如单双休,做6休1)”、“薪资福利”、“公司规模、性质”是可以妥协的前三甲选项。这样的选择其实也不难理解:考虑到空白期等劣势,可以增加自身竞争力的一个方向就是提高聘用自己的“性价比”,那么增加工作时间和降低期望薪资则是最直观的方式。而“工作内容”和“职位头衔”这类直接影响到职业规划的内容,愿意妥协的人就相对而言比较少了。


   值得注意的是,愿意妥协“通勤时间”的人也仅占21.7%,排名第四,远低于前三甲的比例。前程无忧曾经做过关于上班族通勤成本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受访者上下班(单程)时间在1小时之内;有22%的上班族比较辛苦,单程时间在1-2小时,也就是每天在上下班路上所花的时间是2-4小时。可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工作时,通勤时间也成为了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


   通勤时间长,到底有多苦?——据《每日邮报》报道,研究人员对英国26000名上班族在5年内的通勤状况及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持续跟踪,他们发现,过长的通勤时间不仅会降低工作和休闲满意度,还会增加精神负担,影响健康状况。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每增加20分钟的通勤时间,那种生无可恋的体感就好像工资被砍了19%。


  通勤时间短,又有多幸福?——前程无忧网友“饭是钢”表示:“我宁愿一个月多花一点钱,比如租房住在离公司近一些的地方,当别人还在路上的时候,我已经吃好晚饭准备散步了,当别人八点钟到家吃饭时,我已经带娃上床讲故事了。时间多了,生活就更灵活,可以看看新闻或者自己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安排自由时间。”


  以上这些内容是不是让你觉得裸辞特别“丧”?那么裸辞前请务必谨慎一点,切忌冲动行事。但是一旦决定,那就迅速调整好自己,“好工作”看重的是你的“好状态”,别轻易被裸辞的“心魔”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