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壁虎一样漫步?这个小虫子给了科学家大启发

由于脚上存在特殊的粘附物质,壁虎、蜘蛛和甲虫等动物可以“飞檐走壁”。仿生学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模仿和控制这种生物功能,实现新技术应用。《先进材料》和《ACS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近日载文称,受到甲虫们的启发,德国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提高了一种硅橡胶的粘附性——他们先根据甲虫脚在微观尺度上构建了材料表面,然后用等离子体对材料进行处理。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随着结构材料弯曲程度的改变,其附着力会产生显著变化。这一成果将对微型机器人和抓取设备的研究有所帮助。

硅橡胶等弹性合成材料具有弹性好、可循环使用和造价低廉等优点,在工业领域颇受欢迎,常用于密封、绝缘或防腐处理。然而,由于硅橡胶的表面能较低,因此它们基本没有粘附性。这对硅橡胶材料的表面改性造成了很大困难。

功能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研究人员斯坦尼斯拉夫·N·格尔博(Stanislav N. Gorb)和埃姆雷·齐兹坎(Emre Kizilkan)正着手研究如何改善硅橡胶材料的粘附性。他们仿生的对象是雄性叶甲科昆虫的表面结构。这类甲虫的表面看上去像蘑菇。格尔博等发现,将硅橡胶弹性体的表面修饰成蘑菇状,然后用等离子体处理,材料的粘附性将显著改善。除此之外,改变材料的弯曲程度,也会对其附着性产生影响。格尔博说:“动物和植物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了不可思议的借鉴。我们试图将甲虫的神秘粘附特性转移到人造材料中,以便实现材料性能的针对性控制。”格尔博等的目标是,在不使用传统胶水的条件下,在微观范围内实现可逆粘附。这可能在微电子等领域催生全新的应用。

首先,齐兹坎等比较了3种有不同表面结构(非结构、柱状、蘑菇状)的硅橡胶弹性体的粘附性能,并研究了弯曲程度(凸状、凹状)对粘附性的影响。齐兹坎说:“具有蘑菇状结构和凹状结构的硅橡胶材料具有双倍的粘附力。赋予硅橡胶材料这样的表面结构,可使我们最大限度地提高其附着力。”接着,齐兹坎等研究了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对硅橡胶表面特性的影响。通过优化参数,齐兹坎等在保证不损坏材料表面的条件下,用等离子体技术提高了硅橡胶的附着力(蘑菇状表面,附着力增加超过90%)。

目前,在齐兹坎等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制造了一种基于“壁虎原理”的胶带。这种胶带非常坚固,并且可以在移除时不留下任何残留物。

编译:雷鑫宇 审稿: 阿淼

责编:南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