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事件调查结果:论文不存在“主观造假”,已不具备重发基础

昨日,针对曾经轰动整个学术圈的“韩春雨事件”,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发布最新调查结果,称该校副教授韩春雨在此前的争议论文中不存在“主观造假”,并且该争议论文已经不再具有重新发表的基础。

今日上午,韩春雨也通过学校对此调查处理结果表态,称:“在国际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领域,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在经历了质疑、撤稿和调查之后,通过校内外同行专家的指导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深刻地认识到,撤稿论文的实验设计存在缺陷、研究过程存在着不严谨的问题,论文的发表给国内外同行学者造成了误导和人力物力的浪费。论文发表后,面对媒体和同行的质疑,未能冷静理性对待,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纷扰。”在声明中,韩春雨表示了歉意,并对同行学者和社会的关注表达了感谢。

图丨韩春雨的表态(来源:河北科技大学)

根据该公告,河北科技大学针对此事成立了调查组,本着“依法依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按照学术、行政两条线进行了全面核查。

公告显示,该论文发表后,韩春雨的个人住房、职称、工资待遇等均未发生变化。在调查过程中,韩春雨主动要求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个别社会任职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

图丨河北科技大学公布的调查结果(来源:河北科技大学官网)

时间回到约 2 年半之前,当时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的名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Argonaute》的论文被《自然》杂志的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 》刊发。论文中韩春雨提出,NgAgo 这种酶能够剪断像剪刀这样的 DNA 序列以修饰基因组。而几年前,科学界才刚刚开始使用另一种酶——Cas9——来切割基因组序列,这样的操作理论上可以识别致癌基因甚至适用于“设计”婴儿。

韩春雨则在他的研究中声称,NgAgo 比 Cas9 更有效和精确。这个研究甫一发表,在中国整个社会和国外学术圈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作为该项目的领导者,韩春雨也很快被誉为中国的“科学巨星”。有说法甚至认为,他可能成为中国的下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NgAgo-gDNA 系统:NgAgo 是一种格氏嗜盐碱杆菌(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中的 Argonaute 蛋白,它可以用作核酸内切酶,在向导 DNA(guide DNA, gDNA)的引导下,在人细胞中进行基因组编辑。

Cas9-sgRNA 系统:Cas 是 CRISPR 相关蛋白的简称,在实际应用时,人们可以将 tracrRNA 和 crRNA 作为两种向导 RNA(gRNA)或者融合在一起形成单向导 RNA(single guide RNA, sgRNA),并被用来引导酶 Cas9 结合到靶 DNA 序列上并进行切割,其中 Cas9 与 sgRNA 一起被称作 Cas9-sgRNA 系统。

图丨韩春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刊登的争议文章(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

简单来看,韩春雨因这个研究成果成为 2016 年中国科研界最炙手可热的生物学家,原因有二:首先,该成果对目前热火朝天的 CRISPR-CAS9 技术提出了挑战。他独创的 NgAgo-gDNA 系统相较于现有的 Cas9-sgRNA 系统,在保持了切割效率的同时,具有更宽广的应用潜力和更小的靶序列限制,;其次,他作为“非著名大学的非著名副教授”,漂亮地完成了这场科研界的“逆袭”。

但是,科学界很快就有了质疑声,而且随着实验无法被越来越多的团队重复,韩春雨和他的这个学术成果一度面临岌岌可危的信任危机。

(来源:Twitter)

最大的质疑集中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论文的实验方法并没有带来细胞中基因编辑的高效结果:有人提出韩春雨的基因组编辑结果无法重复,有人说可以重复但效率低,彼此争论不休、难有定论。

而在距韩春雨论文发表后的两个月,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盖坦·布尔焦 (Gaetan Burgio) 此前称能重复该实验结果,但 7 月 29 日,他发长文质疑 NgAgo 结果,称尽管他和同事在过去的一个月做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发现,NgAgo 无法进行基因组编辑。

他说:“与此同时,我从我的 Twitter 帐户、TAGC 大会、E-mail、Google 讨论群的多次讨论中发现,很多人都尝试着利用韩春雨的实验步骤对人类细胞株、小鼠或斑马鱼进行基因组编辑,但是不论是使用 NgAgo 的 DNA,mRNA 还是蛋白质,他们都未能检测到基因组编辑 ”。有鉴于此,他呼吁《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介入,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

该公开信一出,立即引起了相关领域科学家的关注和讨论。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 (ISTT) 在其 Twitter 上推送了布尔焦的文章以及数位科学家的实名评论。多位科学家都认为,《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应当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和具体实验条件。整个事件的质疑可以说在这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并且是全球范围内的。

图丨 Gaetan Burgio 的推文(来源:Twitter)

有关此事的报道一直层出不穷,但韩春雨方面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正面回应。与此同时,韩春雨受邀到中国的顶尖高效发表演讲,获得了多项特殊奖励和津贴。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来自组织的荣誉以及一些大型的国家科研项目:韩春雨当选河北科协副主席,学校也入选“双一流”、获两亿投资;河北科技大学的党委也授予他五四青年奖章,这是 14 至 40 岁年轻人的最高荣誉,而韩春雨当时已经 42 岁。

到了 2017 年 8 月,正在众人仍在为真相到底是什么而争论的时候,韩春雨方面先后撤下了相关的论文和专利。河北科技大学官网也发布声明称,已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这样的“以退为进”让此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黯然退出了公众视野。

直到 2018 年 8 月 31 日,我们才最终看到了此次事件的调査结果声明。

图丨《Nature Biotechnology 》的撤稿页面(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

回顾这场已经接近尾声的科学事件,韩春雨从“非主流大学”的无名之辈,到众星捧月的“中国下一个诺奖获得者”,再到撤稿甚至是被认为是“学术骗子”,最后以一个含糊其辞的“非主观造假”收尾,其背后有着大量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的警示意味。

在科学研究上,一旦仅仅依靠时间去证明某件事的对与错,难免会留有事后难以弥补的遗憾。诚然,任何科学的发现都应当十分严谨。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这可能关系到未来由原发技术延伸出的一系列应用和临床实践。因此,无论是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还是技术细节,都应经得起反复推敲。这就要求科研人员能够对自己的结论负起责任,在论文发表前对所做的实验结果多角度求证,而不应当是在遇到无法重复实验结果时才回想起忽略的细节。

另外,任何刊发的论文都是通过同行评议制度审核通过的。即使审核制度耗时耗力,但仍存在弊端,导致如此次事件的发生。一些学者认为应当成立一个第三方组织,公开论文评议过程,将流程更改为出版后同行评审。美国加州的PubPeer 是这方面的先驱。但 PubPeer 的新流程也引发了新的问题讨论。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究竟怎样的审稿流程才更科学还需要长期讨论。

而在科学发现辐射至整个社会的过程中,舆论传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面对这种仍处于“襁褓期”、未经初步实践检测的新兴技术,或许一开始就期待或者赋予其太过惊心动魄的故事并没有那么重要,也没有那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