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张骞通西域后,中原王朝开始与西域诸国往来。众所周知,两汉时期,中原与西域的联络,依靠的是鼎鼎大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关中地区的长安,由河西走廊通往中亚,共有两条道路:一条出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梨靬,或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
毫无疑问,要想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联系,必须要拥有关陇地区、河西走廊。然而,自晋永嘉之乱后,神州沉陆,关陇地区为几个五胡政权相继占领。
东晋和南朝只拥有东南半壁江山,疆域最北只到达汉中、荆楚、两淮。河南、关中、河西走廊均被其他政权占领,无法通过丝绸之路联系西域,那么,东晋南朝是否就从此和西域断绝联系呢?
答案是否定的。无论是正史,还是出土文献、佛经,我们都可以找到东晋南朝与西域往来的记载。
《宋书》、《南齐书》、《梁书》都曾记载了与西域诸国的遣使来往,亦有高僧慧叡、法献、法显、昙无竭等访学西域、印度的记载。
西域三十六国(汉时期)_图
在王朝失去关陇的情况下,东晋南朝人是如何联系西域的呢?
原来,从汉地到西域,除了丝绸之路外,还有另外一条道路,这条道路,被称为“河南道”。
在史书中,广义的河南道,指的是以青海湖为中心,南下甘南入蜀,西由柴达木盆地过阿尔金山口到新疆若羌,北达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狭义的河南道,仅指从青海湖一带南下入蜀的道路。
这条河南道,并非是东晋南朝之时开掘,早在两汉时期,就见于史书记载。西汉张骞通西域时,曾在中亚的大夏看到产自蜀地的邛竹。当时丝路尚未开通,蜀地和西域、印度的联系,极有可能就是通过河南道。
两汉时,这条道路多经羌人居住之地,又被称为“羌中道”。使用此路的,多为沿路居民、商贩,往来规模远不如河西丝绸之路。
到了东晋时期,朝廷失去对关陇地区的控制,丝绸之路无法畅通,这个时候,河南道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永嘉南渡之后,河西走廊先后为前凉、后凉、西凉、北凉所占据,除了后凉,其余政权皆通晋、宋。当时,益州还有巴氐李氏建立的成汉国,前凉张轨政权为了联络东晋借路益州,曾假意向成汉国称臣。
刘裕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_图
东晋刘裕消灭益州谯纵政权后,完全控制蜀地,河南道更加畅通无阻。
《宋书》卷五《文帝纪》曾记载,元嘉十八年,西域高昌沮渠政权(十六国中北凉的残余势力),派遣使者从高昌出发,通过敦煌、张掖,进入吐谷浑境内,南下益州,和刘宋接触。元嘉二十一年,北魏完全占领河西,高昌便直接通过吐谷浑,南下益州,与刘宋通使。
高昌和刘宋来往,在政治上,主要是有共同抵御北魏的意义。北凉由匈奴沮渠氏所建立,后被北魏所灭。沮渠氏在西域高昌仍有残余势力,对于北魏自然是非常敌视,由此,他们要联络北魏的另一个敌人刘宋,共同对抗北魏。
位于今青海省一带的吐谷浑,由鲜卑慕容部所建立,其与鲜卑拓跋部族建立的北魏,一度矛盾尖锐。而它与位于南方的刘宋政权,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吐谷浑王拾寅曾接受刘宋的册封,被封为河南王。
因此,吐谷浑又称河南国,而那条由吐谷浑通往益州的道路,在当时被称为“河南道”。
北魏(386年—534年)_图
元嘉二十二年,北魏与吐谷浑交战,吐谷浑大败,向西撤离。北魏占领了河南道的重要据点——鄯善,并在此设立鄯善镇,布置了大量兵力。由此,河南道被阻断,吐谷浑和西域诸国无法再和南朝联系。
河南道下一次出现在史书记载中,是在十四年之后。宋大明三年,高昌沮渠政权被柔然所灭,柔然与北魏也是世代仇敌,也想和刘宋联合起来。当时,吐谷浑和北魏的关系改善,已返回故地。
因此,柔然可以通过吐谷浑,和刘宋联络,双方互相派遣使者,朝贡通商。柔然在南朝被称为“芮芮”,《南齐书》卷五十九《芮芮传》记载,“芮芮常由河南道而抵益州。”
除了柔然,西域其他国家,也通过河南道和南朝往来。比如于阗、龟兹、滑国等,都有与南朝联系的记载。
西域各国自从西汉张骞之后,都有与汉人来往的传统。汉宣帝曾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王莽之时撤去,但东汉早期,班超通西域,恢复了往来。汉末又断绝联系,魏文帝曹丕时,设立西域长史府,双方继续往来。
张骞出使西域_图
永嘉南渡之后,北方为胡人所据,但西域各国并没有忘记与汉人深厚的情谊与来往传统,便通过河南道与东晋南朝来往。
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陈朝,失去益州,因而,在陈朝短短的三十二年中,并没有和西域来往的记载。
隋唐时期,南北重新统一,而此时的都城在长安,政治中心在关中,因此,西域各国与中原王朝联系,便可直接通过原来的丝绸之路。而河南道,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除了沿路居民来往,再无大规模的活动。
河南道的兴盛,主要是因为东晋南朝失去关陇、河西走廊,无法通过丝绸之路联络西域,只能借道吐谷浑往来。当南北重新统一时,丝绸之路便重新恢复繁荣,河南道的荣光,便只能存在于史简之中。
文:城郊牧笛声
参考文献:《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宋书》、《南齐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