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回没有空调的古代……

如果你穿越回古代,首先,请祈祷不要落在1743年。因为那一年的7月25日,是我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天。

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记载,这一年高温几乎涉及半个中国,整个华北地区异常炎热。《东华续录》中用“威暑”一词来形容当时的高温,即天气热得像发威要吃人的老虎一样。

根据法国传教士宋君荣在目击报告中的描述可知,当时北京热得让人难以忍受,许多穷人和胖子都因炎热而死亡(这个世界果然对穷人和胖子太不友好),他们的死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宋君荣还援引了当时的官方统计称:“7月14日到25日,北京城内和近郊已有11400人死于炎热。”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张德二的研究,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北京的气温均高于40℃。其中,7月25日的气温最高,达到了惊人的44.4℃。这一极端高温纪录至今未被打破。1942年和1999年夏季,我国华北地区先后出现了2次极端高温天气,气温分别达到42.6℃和42.2℃,也都低于乾隆八年的44.4℃。

这么热的天,又没有空调,古人是怎么度过的呢?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冰冰冰……吗

在没有冰箱和冷柜的古代,古人用冰窖来保存冰块。

一般来说,冬天人们会从结冰的河里凿取冰块,然后储藏于冰窖中。第二年夏天,便从冰窖中取出冰块,摆放在居室当中。冰块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其制冷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空调,而且比现代制冷设备更节能环保。据明末《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每年到了立夏,朝廷便会赐冰给文武大臣。后来,这种用冰块降温的方法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在清代,每到盛夏,官民都会大量用冰。

大明湖畔是古代制冰业发展比较早的地方,其实虽说是制冰,其实是“存冰”。每年冬天,在大明湖结冰的时候,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就会开始准备存冰。首先得选定存冰点,然后挖地窖,并在地上铺上草苫。趁三九天,大明湖冰结得最厚的时候,到大明湖里去切冰块,然后一块一块从下往上摞起来放在地窖中。摞满后再在上面盖一层草苫,草苫上面再盖一层厚厚的黄土,最后入口也要用土封起来,这样一个冰窖就算完成了。

冰箱的雏形

古代甚至出现了“冰箱”。这方面既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又有考古发现的实物证据。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冰镇酒和食物的“冰鉴”。

比如,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铜鉴就是代表物之一。这种“冰鉴”可以被看成是现代冰箱的雏形。当然,在古代只有高官显贵才能使用这种奢侈的“冰箱”,普通百姓是无法享受的。

升官发财的技能之一——做冷饮

都说“民以食为天”,炎炎夏日,古人要是不吃点冰凉之物,怎么会舒服?其实,冷饮在古代就出现了。

大约在3000年前的商代,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代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西周时期,“凌人”更上升为朝廷中的一个职位,从职者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用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的“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就是赞赏冰镇过的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

到了宋代,冷饮制作技术有了新突破。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他在诗中写道:“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也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由果汁、牛奶、冰块等制成的冰酪。传说,现在的冰激凌可能就是源自这种冰酪。

送一首“凉凉”,不如送一间凉屋

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让屋子里凉快起来。

凉屋的建设在明代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代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此写下了精彩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由此可见,古人已知道如何巧妙利用地理优势,在夏日掘井纳凉。

本文来自《科学画报》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