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表现,一直是许多历史爱好者的笑柄,例如1943年,盟军于意大利登陆,唯一死伤的原因,是盟军误投伞兵到大海,而意军在战场上的最大发明,据说就是美食云云。
这些笑话或许有些夸大,但就算不谈“民族性”,意军也确实面对种种结构性问题。例如因为预算不够,意大利士兵明显训练不足,而当时意大利的钢年产量,远远低于美国、英国、苏联、德国与日本,无论军队人数有多少,都难以成为劲旅。但意军不济的形象,究竟有多少是战胜国的宣传、或德国抵赖同路人的中伤,有多少是事实?
英国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戈塞尔博士的《墨索里尼与希特勒:致命的友谊》一书中,就似乎正试图反驳这种形象。为撰写此书,他到罗马翻查了大量战时官方档案,认为即使墨索里尼政权比德国纳粹政权稍为仁慈、杀的人较少,但也不能低估其影响力,而且他检视过北非、希腊、巴尔干半岛与苏联战役的档案,发现意大利士兵不如外界想像中窝囊,作战时还是相当有自信与残暴的,例如苏军就认为意大利士兵与德军一样狠。而德军骁勇善战的隆美尔将军,在北非战场和意军紧密合作,对后者的评价也不俗;在突尼斯战役,英军阿历山大将军甚至认为意军比德军更出色。
即使意军可能真的在战场上表现散漫,也可能只是反战情绪的反映,而不涉及所谓“民族性”问题。事实上,意大利举国上下一直相当厌战,意大利政府在学期完结前几星期征召学生入伍,就引发了好几个城市的学生暴动,原因是学生不满从军令他们无法参与期末考试,当局却拒绝授予修课学分。1941年,美国大使馆引述梵蒂冈教廷,指有70%意大利人是反法西斯的,并分析“意大利现在普遍流有一种气氛,人们相信如果英国会战胜,意大利人反而能过得比较好。”
何况意大利和德国其实渊源有限,意大利人对德国普遍印象不佳。成千上万的德军进入意大利后,意大利社会反德情绪日高,民众深觉意军受控于德军,前参谋总长因反对这种意德关系而被革职。美国大使馆当时的观察,是西西里人大都渴望英军尽快登陆意大利,那时的表现,与其说是战力问题,不如说是战意问题。假如真的有侵略军要征服意大利、而不是“解放”意大利,意军的表现理应截然不同。
因此,要准确重构意大利在二战的角色,似乎应该分割两个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官方角色,和意大利传统贵族、宗教领袖、地方豪强组成的民间领袖角色,他们在战时的暗斗,似乎较诸德国内部严重得多。若因为这些原因,而看轻了意军的整体实力,似乎是不公允的。
意大利法西斯领袖,1922年发动群众“进军罗马”夺取政权,独裁管治意大利至1943年被推翻,但不久被德国成功营救,安置为管治北意大利的傀儡,最终在二战终结时被群众问吊。墨索里尼早期政绩颇佳,令意大利经济复苏,也维持了基本秩序,并与教廷和好,一度成为全球领袖仰慕的风云人物,但决定和纳粹德国结盟后,政体缺点逐渐浮现,最终悲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