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山东老家离世,时年五十八岁。戚继光出身将门,自16岁时承袭祖上世职,担任山东蓬来的登州卫指挥佥事,专门防范倭寇入侵。戚继光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几十年,战功显赫,最后却被皇帝罢职弃用。
戚继光继承祖上军职时,正值嘉靖统治年间,当时北方,蒙古各部频繁入侵,兵锋直抵北京城下,酿成“庚戌之变”;在东南沿海一带,则受到倭寇的严重骚扰。“南倭北虏”造成明朝的边疆危机,严重威胁着明朝的统治。
戚继光的军事生涯是从抗倭开始。《明史》记载,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在浙江期间,戚继光发现明朝官军不习战事,于是招募三千人,加以训练,演习“鸳鸯阵”,最终组建成一支精兵,人称“戚家军”。
此后,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转战东南沿海一带,在浙东地区九战九捷,之后又率军深入福建等地剿灭倭寇。嘉靖四十四年,滋扰明朝数十年的倭寇被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彻底肃清。然而,倭寇刚肃清,北边又有危机,朝廷调戚继光入京,担任神机营副将,负责训练军队。
隆庆二年,戚继光被任命为蓟镇总兵,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处。自此戚继光在蓟镇训练军队、修筑长城,采取了一些的军事措施。经过几年,“蓟门军容遂为诸边冠”,蓟镇辖区内的长城“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联接”,至今河北省秦皇岛、唐山、承德一带的长城,都是当年戚继光主持修建的。
戚继光镇守蓟镇期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蒙古诸部根本无法从这里突入明朝境内。从上述可见,明朝解决“南倭北虏”问题与戚继光有莫大关系,他的功劳足以封侯赏爵。但戚继光后来不仅没有得到封赏,反遭皇帝嫉恨,被免职弃用,为何这样?原来他的功过都与一个人有关,就是张居正。
内阁首辅张居正非常赏识戚继光的才能,不遗余力支持他,而两人关系也非常密切,因此朝中普遍认为戚继光为张居正的党羽。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不久后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戚继光也卷入这场风波。
张居正死后半年,兵科给事中张鼎思认为戚继光与张居正关系密切,不应该在蓟镇做总兵,于是“当国者遽改之广东”。加上蓟门边境“晏然多年”,烽火不举,朝廷认为戚继光可有可无。戚继光“悒悒不得志”,勉强赴任广东总兵,官阶依旧,但失去了拱卫京师的重要地位。到了第二年,戚继光提出辞职养病。可是万历皇帝连最后的面子都不给。在兵科给事中张希皋的弹劾下,万历皇帝最终罢职并弃用了戚继光。
据指,戚继光罢官居家,积蓄甚少,晚年一贫如洗,甚至医药费都不够。三年后,御史傅光宅上疏重新起用戚继光,结果被万历皇帝斥责及罚了两个月工资。屋漏偏逢连夜雨,戚继光最终在贫病中离世,而生前立功足以受爵的他,朝廷最终都没给他一个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