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李莲英的坟墓被“造反派”们找到并砸开,在墓中发现了四件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但令人吃惊的是棺椁里只有一颗腐烂干净的骷髅头!头部以下的被子里空空荡荡,连一节小骨头也没有!棺材里是李莲英吗?如果是,那么他的躯干哪里去了?
李莲英告老还乡,他的每一位兄弟各过继给他一个孩子。民间传说李莲英入葬时,家人还为他安装了一个木质的生殖器,此说广为流传,但是真是假,也随着李莲英身体的不见踪影而永远得不到答案了。李莲英的过继孙女李乐正说,祖父死于痢疾,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李家人始终坚持这种说辞。
作为清朝末期最有权力的太监,在人们的印象中,李莲英是个权诈贪婪、自私自利、罔顾大体的奸诈之徒,是太后老佛爷跟前的一条忠实狗,他为人圆滑,爱财如命,对于官员们各种敲诈勒索、收受贿赂。大家甚至还会把他想象成周星驰影视作品中那种张扬跋扈的“死太监”、“死变态”的形象。其实,真实的李莲英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样子。
李莲英七岁净身,八岁入宫。和安德海的进宫时间大概是一致的。16岁时,李莲英才被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而此时安德海已经是慈禧太后面前深受宠爱的大红人。
针对明朝太监专权祸国的前车之鉴,清朝防止内廷太监干预朝政的管理一直非常严格,开国之初,顺治帝就颁布上谕,对太监管理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一、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二、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三、不许招引外人;四、不许交接外官;五、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六、不许假弟侄名色置买田产,从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两年后,顺治帝又命工部将严禁太监干政的上谕铸成铁牌立于宫内交泰殿门前,以示警戒。这道上谕后来成为清朝皇室的祖宗家法,但凡有太监触犯,多会被处以极刑。同时《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还规定:太监级不过四品,非奉差遣,不许擅自出皇城,违者杀无赦。安德海当时只是六品蓝翎太监,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在未知会任何官方衙门的情况下,便违反祖制、擅出宫禁,最终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安德海事件中吸取教训。一方面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另一方面做到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莲英事业成功的秘诀吧。
安德海死后,李莲英渐渐深得太后恩宠。后来,“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连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
慈禧对李莲英的宠信与日俱增,引起朝野的议论和不安。有人说李莲英权倾朝野,收受贿赂,卖官卖爵;有人说他“干预朝政,广植私党”;甚至还有人说他陷害那些拥护维新、站在光绪一边的大臣。朝臣们对李莲英的抨击最终都没有结果,主要是因为这些攻击都是仅凭道听途说,拿不出真凭实据来。
李莲英虽然成为太后跟前言听计从的大红人,可是他遇事谨小慎微,对于妃嫔宫娥、女官命妇,太监艺人,犯了过错惹太后不高兴,他总是尽量替人美言遮盖,维护别人周全。所以在太后左右人人对他都有好感,说小李子是个干练敏实、溢美隐恶的好人。
正因为清朝有着太监不得干政的严刑酷法,慈禧与光绪不和,李莲英得以始终保持中立。有人说他站在太后一边,反对变法,陷害帝党,甚至还有人说光绪就是李莲英下毒害死的。但是史书上并没有半点关于李莲英干政的记载,宫中慈禧身边的人后来的回忆录里,也没有丝毫他干政的影子。也有人说李莲英生性圆滑,两面讨好,不但太后喜欢他,就连光绪也因为从小受到他的看护而喜爱他,并夸他“忠心事主”。光绪后来回忆西逃的苦楚时曾说:“若无李安达(对李莲英的尊称),我活不到今天。”
戊戌变法后,李莲英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出言谨慎,在维新派和慈禧太后之间保持中立,虽然慈禧看出来李莲英不肯旗帜鲜明的支持自己,却也无可奈何,毕竟人家遵循大清朝的规矩,对政治上的事情不发表任何意见。
慈禧死后,李莲英向隆裕皇后献还慈禧历年赏赐给他的财宝,为慈禧办理完丧事并守孝百日后隐退。三年后,突然传出李莲英去世的消息。李莲英的过继孙女李乐正说,祖父死于痢疾,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1966年,坟墓被挖掘后,棺中那一颗没有身体的头颅,当然无法证明那就是李莲英本人。这位擅长明哲保身的大太监,于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会不会为了避开尘世的叨扰,以假死的方式彻底归隐山林?就不得而知了。
李莲英作为一个身份极为卑贱的太监。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