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挂在湖南长沙岳鹿书院大门的一副非常大气的楹联,永远让人只能仰视。其中的“楚”指的是湖南还是湖北呢?
先来看一下这副对联的出处。
清嘉庆年间,袁名曜出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写大门楹联,袁以“惟楚有材 ”为上联,让众学生对。就在这时,明经(贡生)张中阶刚好来到,大家对他说了此事,没想到张应声就对:“于斯为盛”。于是,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很多读者认为指的是湖北,因为湖北别称荆楚大地,还有份报纸叫“楚天都市报”。
实际上,有关于这方面的争论很早就有了,流传了很多这方面的传说。
相传清康熙年间,湖北黄鹤楼换了一块“惟楚有才”的匾额。湖南人不干了,当地官员领着一帮文人前来理论,出了一副上联“宝塔巍巍,四面八方六角”,并要求在限定日期内对出,否则就拆下匾额拿回去挂在岳阳楼上。湖北地方官员连忙请出进士、著名诗人陈大章,当时他已辞官回家,陈大章对了“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就这样,“惟楚有才”的匾额才算被保留下来。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
再来看一下岳麓书院。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其峰为南岳衡山之余脉,因此得名岳麓。
五代末年,有两位僧人在此以儒者之道立学。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扩建为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公元1012年,选出山长周式,之后又被宋真宗召见,受赐队衣、鞍马和内府书,要知道这是当时朝廷赠予名儒的最高礼遇,还书赐“岳麓书院”匾额。
于是,书院开始与庐山五老峰白鹿洞书院、睢阳应天府书院、登封太室山麓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不过,至北宋中期,朝廷大力扶持的地方官学兴起之后,还禁止士子离籍读书,书院最终被并入地方官学。
两宋政权更迭之际岳麓毁于战火。公元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的刘珙,为了复兴岳麓书院,专门聘请湖湘学派传人张栻主持书院教事。
张栻决心借机改变书院以科举为目的的教育方针,强调士人要有担负天下的精神。在《岳麓书院记》中,他指出:“侯(刘珙)之为是举也,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乾道三年,朱熹到访书院并同张栻会讲《中庸》之义,开启了自由讨论学术精神的大门。据当时侍行的学生范伯崇说:“二先生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朱、张二人声名远播,听其讲学者极多,史载岳麓书院门前“学徒千余,舆马之众至饮池水立竭”,可见当时的盛况。
南宋宁宗嘉定之后,党禁解除,理学地位迅速上升,岳麓书院成了朱熹、张栻弟子传学基地。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年),因触犯太监刘瑾被贬贵州龙场的王阳明,途经岳麓讲学,自此阳明弟子也常来此处讲授“心学”。
自此,岳麓书院形成了“践行”朱、张二人思想,重践履的传统。即使天下学风风云际会,岳麓却仍较持重。
清初,朝廷开始抑制书院的自由讲学,害怕阐扬华夷之辨;康熙二十六年, 皇帝给岳麓书院赐了御书匾额“学达性天”,同时颁发了十三经和二十四史;雍正时期改为扶持控制,尽管岳麓书院数次得到朝廷的褒扬,但其自由研讨学问的氛围却没有了。
据易宗洋《岳麓书院记》载:这“今皇上加意作人,于雍正十一 年,各省皆购千金,以为书院兴贤育人之资。”
至晚清,深感国运日蹙的曾国藩等人,决心从湖湘之地学风改起,开始研讨西学。光绪年间山长王先谦改革书院课程,于“经义”、“治事”之外增置算学和译学,并购置《时务报》给学生阅读。王氏为晚清经学名家,仍信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光绪二十七年(1901), 清廷下诏改书院为学堂,二十九年湖南巡抚赵尓巽奏改岳麓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此后又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更名为湖南大学,一直至今。
不难看出,岳麓书院真的配得上其大门上的这副睥睨时空的对联楹联。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为:“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意思是:即便你楚国有很多的人才,但是事实上都在晋国发挥了作用!
可见,“惟楚有材”中的“楚”最初指的就是楚国。战国,楚国进入了最鼎盛时期。当时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因楚国国都在湖北荆州,所以湖北又称荆楚。而湖南作为楚国故地,历来也自称楚地。
而袁名曜书写的“惟楚有材”,用意就要人们吸取楚不惜才的教训,要爱惜人才,尤其是培养人才的岳麓书院,更应将惜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在这种办学思想下,袁名曜怎么可能限制岳麓书院的生源仅限于“楚地”呢?对此,山长李文照在《岳麓书院同窗年谱序》作了高度概括:“楚南旧有岳麓,自宋以来,弦诵迭起,以迄于今,人文更济济矣。丁酉之岁,大中垂李公、大方伯宋公,在任兹士, 讲求大典,以此地为乐育之蔽。相与招致九郡之俊士,捐精以优之,课艺以励之。”
可见,这里的“楚”应为泛指,不仅仅限于湖南湖北。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日,‘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日:‘才难,不其然乎?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意思是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可见,袁名曜就是要岳麓书院重视人才,以重才作为办学方针。为此,岳麓书院尤其重视培养拔尖人才。如《零陵县志》载的高悼就是这样一个“少聪慧,动学诗文,皆天然秀拔,于书无所不读”。书院招收他,并重视培养,山长黄明鳃称赞:“数湖南才子,谓悼为第一”。此外,也可以看出袁名曜想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统治者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并重视岳麓书院。很显然,“于斯为盛”指的就是岳麓书院。
于是,岳麓书院才能培养出那么多志向高远、才华卓著的求学者。如南宋湖湘学派,成为那个时代建功立业的骄子;明末王夫之,立志于“六经责我开生面”,终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清中期后,国家内忧外患,岳麓书院更是人才鼎盛,魏源、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唐才常、杨昌济等都出这里走出,有的开风气之先,有的创不世之功,名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