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又称鬼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鬼节有两个,即清明与中元节。但它们有区分,清明节主要是祭祀祖先和亲属亡灵,而中元节的祭祀对象除了此功能,还有祭祀孤魂野鬼的内容。
中元节的起源
其起源一般认为与佛教、道教有关,如其名称就来自道教。道教有“三官”,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又名三元大帝。天官治理天界,主为人赐福;地官治理地下,主为人赦罪;水官治理水中,主为人解厄。他们分别在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执行赐福、赦罪、解厄的职责。
据《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载:“光和中 , … …汉中有张修,……修为五斗米道。… …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 ,谓之三官手书。”可见,在东汉道教初创时期就已产生了“三官”之说。
之后,“三官”说又发展为“三元”说。据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天地水三官》载:“其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而对于中元,据南北朝时期《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载:“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地官校戒,擢选众人,分别善恶。诸天大圣,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簿录,饿鬼囚徒,一 时俱集, … …于其日夜讲说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 囚徒饿鬼,当得解脱,一俱饱满 ,免于众苦,得 还人中,自非如斯,难可拔赎。”这就是道教的中元节。于是,很多学者认为,作为民间鬼节的中元节即起源于此,也有学者认为起源于佛教的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盂兰盆会”是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而举行的,加上佛经《盂兰盆经》原本是勉励佛家子弟进修孝顺的旨意,符合中国人追先悼远的风俗,于是迅速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犍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犍莲僧者,法力弘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犍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救其母。”从梁代开始,逐渐演变成中元节。
中元节的习俗
不管如何,民间风俗与佛、道信仰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那么,作为民间鬼节的中元节包含哪些习俗呢?
民间鬼节习俗认为,鬼也是有情感需要的,鬼也需要休息和游乐。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放鬼出来,给他们和活人心灵交流的机会,也让活人们在思念中完成情感的寄托和升华。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第一,祭拜祖先。
《礼记·月令》载: “孟秋之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仲秋之月……以犬尝麻,先荐寝庙。”又《颜氏家训》载:“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求诸内典,则无益焉,杀生为之,翻增罪累。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可见,中元节祭拜祖先自古有之。
在七月十五日这天,家中的长辈会带领子孙白天到祖祠牌位前磕拜,祈求祖先平安,并保佑后代兴旺发达;之后在祖堂摆酒食、斋果祭祖先。晚上则焚烧“袱子”,一种用纸钱一叠,外包白纸,成包袱状,上书祖先名讳的“礼品”。至于数目,则是富者多,贫者少。
当然,还要烧一些散“纸钱”,赏哪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怕他们来抢祖先的“礼品”,即“赏孤”。清冯家吉《锦城竹枝词百咏·七月》曾提及此事:“纸钱风起月昏黄,儿女庭前罗酒浆。自是金银魄力大,阴曹人世两心香。”《帝京岁时纪胜》载:中元“如清明仪,清都城隍像出巡,祭厉鬼”。
每当此时,家中大人一般不让小孩出门,怕遇上不干净的东西,特别是在晚上,各家“烧纸钱”时, 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都心生畏惧,何况小孩子呢。
第二,祭扫新坟。
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中元节有拜新坟的风俗。只要京城郊外有新坟,中元节都去拜扫。即使是皇帝,也出车马去道院谒坟。道院本院官回赠祠部度牒十道,并设超度大会,焚钱山,祭祀军队阵亡将士;再设孤魂野鬼道场超度亡灵。
明《帝京景物略》云: “上坟如清明时,或制小袋以往,祭甫讫,辄于墓次掏促织。满袋则喜,称竿肩’之以归。”清《帝京岁时记胜》载: “中元祭扫,尤胜清明。绿树荫枝,青禾畅茂,蝉鸣鸟语,兴助人游”。清同治十年刻本《合江县志》载:四川合江县七月十三日,祭新亡人;十四日,祭祖先。可见,当时中元上坟,也可以看做秋季郊游。
第三,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于中元节晚上放在江河里,让它随意漂浮。目的是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曾对这种习俗进行描写:“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 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第四,放焰口。
放焰口,一种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鬼之法事,为佛教仪式之一。该法会的主要施食对象为饿鬼道众生;施放焰口,则饿鬼皆得超度,也是追荐死者的佛事之一。
据说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座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
各家将全猪、全羊、鸡、鸭、鹅等“贡品”放到施孤台上,上插一把写着“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的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
首先响起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之后法师敲响引钟,带众僧诵念超度经文。最后是施食,将一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才算完成。
南方比北方更重视中元节?
在北方过过中元节的南方朋友会发现,南方更看重中元节。明朝时期的福建人,就“最重中元节,家家设楮陌冥衣,具列先人号位,祭而燎之”。
据《清嘉录》卷七载:
中元俗称七月半,官府亦祭郡厉坛。游人集山塘,看五祀会,一如清明。人无贫富,皆祭其先。先新亡者之家,或倩释氏羽流,诵经超度,至亲亦往拜灵座,谓之新七月半。
好事之徒,敛钱糾会,聚僧众,设坛礼忏诵经,设孤判斛,施放焰口。纸糊方相,长丈余,纸镪累数百万,香亭幡盖,击鼓鸣锣,杂于盂兰盆冥器之属,于街头城隅焚化,名曰“盂兰盆会”。或剪红纸灯,状若莲花,焚于郊野水次者, 名曰水早灯,谓照幽冥苦。
可见,中元节时,清朝的官府也要祭祀郡厉坛。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我国的南方,在古代属于楚越地区,这里巫风盛行,民众礼魂习俗广泛存在,这样一来,遇到原本就论“鬼神”的佛道文化,两者一拍即合。
清代彭廷选《盂兰竹枝词》如实地反映了福建台湾一带的中元节盛况:
处处笙歌彻夜喧,香车宝马烂盈门。河灯万点飞星斗,应改中元作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