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得如同赫本的容颜:意式冰淇淋

65年前的这几天,意大利罗马仍然如往年一样,沉浸在八月未央的浪漫里。人们抓住暑假的尾巴,纵情唱歌跳舞、纵情出门度假。

但千里之外的美国,一部电影的上映,却让这座浪漫之城一下子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电影的名字叫《罗马假日》:赫本饰演的欧洲公主,和派克饰演的美国记者,在罗马度过了一天的快乐假期,双方暗生情愫后,却又挥手作别——情节简单,却似乎暗示了赫本与派克一生的纠葛与遗憾。

《罗马假日》原汁原味地展示了浪漫的南欧风物,广场、喷泉、优雅的古城、内蕴深厚的博物馆、贵族女孩们漂亮的裙裾、随处可见的音乐舞蹈,以及美味的冰淇淋。

电影里的一个经典镜头,在著名的西班牙广场上,赫本拿起一支酸奶口味的冰淇淋,问老板“Gelato"?老板回答"Yes,Gelato”!

然后她掏钱买下,美滋滋地舔了起来。

虽然美式的Ice cream,也被译为“冰淇淋”,但它与意式的GELATO相比,完全是两种东西。虽然二者各有擅场,也各有自己的拥趸,但大部分老美来到意大利,都会感叹:“原来我们的冰淇淋那么糙。”

简言之,意式冰淇淋更多地保存了鲜牛乳、水果、坚果等食材的天然状态,通过充分搅拌,混入空气,而让冰淇淋质地变得绵软细腻。送到食客手上时,它的温度状态依然在不停变化,必须现场吃完。如果冻回冰柜,再拿出来时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美式冰淇淋中混入的空气较少,所以质地相对坚实,口味也多数是老美们喜欢的花生酱、巧克力,甜度比意式的高许多,因此可以承受反复冰冻。所以美国人常常从超市、流动零食车里买来吃,而意大利人只能去手工冰淇淋店里吃,或者自己动手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初赫本买冰淇淋取景的那家铺子“Giolitti”,至今依然在罗马万神殿附近开门营业,据说,历代教宗都爱在吃他们家的冰淇淋,也是无数前往意大利游客的打卡朝圣之地。

意式冰淇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马可·波罗在东方探险的时代。他自称从中国学到了冰镇甜品的制作工艺,那是一种类似于冰沙并混有少量牛乳和果泥的甜点,并将这种甜点的制作手法带回了意大利,最终演变成了雪葩Sorbet。

这或许是中国唐代就已流行的“酥山”的翻版,但更有可能是马可·波罗从阿拉伯商人那里学来的雪泥,它虽然与真正意义上的冰淇淋在口感和制作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甜点与十七世纪中叶出现在意大利的Gelato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今天的罗马,许多冰淇淋铺子都保持着十七世纪保留至今的习惯——在公共场合用舌头舔食冰淇淋是一件粗俗的事情,优质的冰淇淋通常被放在小水晶杯内,再不济,也要用华夫饼皮卷起来的蛋筒乘放,人们用勺子优雅地舀食。

因此,《罗马假日》里赫本当街舔食冰淇淋的动作,也被很多人解读为公主反抗传统,追求新生活的标志。

就好像赫本边吃冰淇淋,边说的台词那样——她问派克:“你真的愿意陪我做这些新鲜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