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了,儿时那个想当科学家的你如今在哪里?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35 岁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有的人早在 35 岁之前就取得了成功,有的人则在35岁之后大器晚成,有些人一辈子都默默无闻,让世界在很久之后才会突然惊讶于他的非凡成就。但有这样一群人,不论年龄大小、在世俗的眼光中功成与否,都不曾放弃过不断努力。而 35 岁,成为了他们不凡的人生中平凡而又值得纪念的时间标签。

比如下面这几位:

“鲁蛇(Loser)”小 A :

小A直到 30 岁前,都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下。考大学复读,以倒数第二的成绩大学毕业,然后毕业即失业。做了 3 年家教后,才在二代同学老爹的帮助下,在机关单位谋到了一份虽然低薪、但终于稳定的职业。

于是,小 A 不安分的灵魂开始骚动了。他搞起了挚爱的副业:理论物理,一口气发表了好几篇论文。但因为实在是不知所云,对于改善悲催的生活没有任何帮助。他感叹自己已经快到“不能动弹、无所建树,似乎只能对年轻人的革命精神发发牢骚”的年纪了。

然而,几个国外的学术大牛却忽然看懂了他的论文,顿时惊为天人!他们纷纷前来找“ A 教授”请教,见到的却是一个住在逼仄小楼里、形象气质双差、因为没本事每天被夫人嫌弃的小 A 博士。

看似“鲁蛇”的小 A ,在他那几篇不食人间烟火的论文里,提到了这么一个创造了一切、又足以毁灭一切的公式:

33岁时的爱因斯坦与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武装打击力量——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没有爱因斯坦,就没有卫星、量子计算机、光伏电池,以及,核武器。

后来,他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再后来,他利用自己的威名,促成美国建造出了人类拥有的威力最大的武器,却也因此意外地为人类带来了难得的秩序与和平。

1914 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35 岁。已经于前一年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的爱因斯坦,离开求学、工作了近 20 年的瑞士,北上柏林,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科学群星闪耀的时代里,夜空中最明亮的那颗星。

华人小 Z:

与爱因斯坦十分坎坷的经历相比,小 Z 同学的路子走得似乎很顺利。小 Z 出生于雄安新区边上的小镇石家庄,11 岁移民美国。 12 岁的时候,小Z和大多数看了《侏罗纪公园》的熊孩子们一样,迷上了生物学。

不过,小Z显然坚持得比大多数人久一点。中学时候,他就曾经把防晒霜(中的一种成分)涂在 DNA 上,研究出了防止 DNA 紫外线损伤的方法。可是,明明心向生物学,小 Z 在哈佛的本科却偏偏要学化学与物理,理由是这样基础更牢。

果然,研究生期间,小 Z 攻下了两座足以令他名垂青史的科学大山,其中最有名的是一种叫做 CRISPR 的技术,可以快速、简便且有效地对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进行精确编辑。2013 年, 31 岁的小Z凭借他在神经生物学与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成绩,获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IU35)奖。

实验室里的张锋

2017年,张锋 35 岁。他已经于前一年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打破了钱学森“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华人教授”的记录。今年,他更获封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了 IU35 获奖者中的又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还在继续。

“非著名”小 P:

最后,我们想讲一个一点也不耳熟能详的故事。

27 岁这年,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底层科研工作者小 P ,领到了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价值的任务:测量锆石中铅同位素的含量。如果成功的话,将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地球的年龄;但坑爹的是,由于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铅元素,测量结果非常不稳定。

于是,项目开始的 7 年里,小 P 每天都在重复着测量过程的第一步:打扫实验室的卫生……终于,他把卫生打扫到了极致——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间超净实验室,准确地测出了上帝创世的时间:45.5±0.7 亿年前。

但这么重要的发现,却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毕竟中小学教科书在提到地球年龄的时候,并不会顺便提起他的名字。好在小 P 也并不在乎,他开始接着研究铅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意外发现了另一个惊天秘密:海洋表层的铅含量之所以这么高,是由于石油公司推广的含铅汽油。

他与石油利益集团的漫长抗争持续了 20 多年,直到 80 年代含铅汽油才逐渐退出舞台。

后来,被可能有点夸张地赞誉为“贡献超过伽利略而略逊于牛顿”的小 P,一生都在为一些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成功了也不知道能为自己带来什么的东西努力。是什么让他坚持到了最后?

1956 年,34 岁的小 P 在成功测出地球年龄时候,他给自己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最伟大的科学家

总是抛弃那舒适的生活

只为一丝照亮未来的光芒

去践行那看似不可能的道路

是什么使得他们前行

因为在科学的处女地

能发掘到人生的美和意义

于是他们甘心被它奴役

守护着人类的命运

他的名字叫做:克莱尔·C·帕特森。

谁说死磕到底的人要有坚韧的眼神?有时候,平和就是最大的坚韧。不论是35岁以前的求索,还是35岁之后的抗争,他都从未放弃过对真理的追求与坚持。

读到这篇文章时,你是正在奔向 35 岁的路上,还是已经跨过了这个时间节点?是已经实现了理想并开启了全新的征程,还是依然在无尽的长夜里,为了那一点阑珊处的灯火而不悔消瘦?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DeepTech深科技决定联手梅赛德斯-奔驰于 10 月 27 日,在北京举办“ Meet 35 ——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Innovators Under 35 Reunion)。借此我们想征集一下各位看官的留言:

对 35 岁的自己,你有什么话想说?

我们会选出最精彩的20个留言,为他们送上参会门票一张。

DT 君在此也祝所有的追梦人,不论成功与否,都能在自己的奋斗里,获得心安与满足。

在本次盛会上,我们将与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践行者交流,畅谈前沿科技话题。

Technological Dreamers

科技大梦想家

逐梦未来,科技畅想。你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每天都在被颠覆。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生物基因、自动驾驶等改变未来的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刷新你对世界的认知。未来有多远?且听科学家塑造未来世界的科技版图。

Breaking Down Barriers

拆掉科技的高墙

布道者总在山巅向世人授道解惑,科技之光也总是暗暗闪烁,手中流过的沙子总是带走最后一枚金币,那璀璨的明珠总是失而不能复得,在科技领域,我们总是高山仰止而不能明晰,总有一层面纱遮挡这迷人的科技之美。那么今天,走下山来,来到幕前,让我们出席科学家的布道之旅。

Realizing Value

实现未来价值

实验室中每天都在变革,这些成果在科学家的手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辉,我们总是被它们所吸引,但从实验室走出的它们是那么脆弱,有些轻易夭折,有些成长缓慢,但总有一些奇迹在上演,加速只在眨眼之间,未来世界就已展现。

Crossing Interdisciplinary Boundaries

科技大跨界

交叉、跨界、蝶变,科技的步伐不能停歇。冲突、融合、分裂,科技的趋势愈演愈烈。在科技领域,固守一隅是上个时代的传奇小说。在今天,科技在引领人们拓宽世界的边界,学科之间的碰撞究竟点燃了多少科技火花?

Trends and Choices

浪潮下的抉择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快速迭代的世界,遍布全球的创新精神激荡起层层浪潮。很庆幸在这个大浪潮时代,在一个个攀登高峰的背影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精神风暴,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他们所面对的抉择。

这是一封来自 MEET 35 的邀请函,我们邀请你来到这里,与年轻的未来领袖共享知识、经验与成功,在实践中碰撞更多可能,揭开科技的面纱,洞察科技的未来,为理想加码。

让我们一起MEET 35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够在这里,讲述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