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太后下嫁”是否确有其事?何以为证?

清初三大疑案之一“太后下嫁”---顺治朝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下嫁给摄政王多尔衮。

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孝庄文皇后,原皇太极妃,顺治帝生母,将自己的儿子福临及孙子玄烨相继扶上王位,影响清初政局几十年,终年七十五岁。

而多尔衮则为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登上王位后封他为和硕睿亲王。顺治帝即位后,多尔衮称摄政王,于顺治元年(1644年)率军入关,镇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最终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并创建满清入关后各项制度,成为大清政权开创者之一。

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传言,始于张煌言所写的七言绝句《建夷宫词》: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 大礼恭逢太后婚。

掖庭犹说册阏氏, 妙选孀闺作母仪;

椒寝梦回云雨散, 错将虾子作龙儿。

由于该诗作于顺治七年,为同一时代而作,因此很快便在民间流传。

但是,“太后下嫁”的反对者(下称反对者)认为,张煌言是明末著名的抗清义士,难免对满清皇室有成见,况且诗歌这种文体,一般都是即兴而发,引用的典故也会因心情而修改,可信度大打折扣。比如诗中“慈宁宫里烂盈门”的慈宁宫,直到顺治十一年才修建完毕,之后孝庄太后才在那里住下。而多尔衮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就去世了,可见诗中的“历史事实”可信度很低。

第二,“太后下嫁”的支持者(以下称支持者)认为孝庄太后为保全自己儿子的皇位才下嫁多尔衮的,因此,这是一场政治婚姻。

崇德八年(1643 年)八月,皇太极突然病死。由于事发突然,且他生前还未立嗣,因此皇位争夺在所难免,据谈迁《北游录》载“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

其中,争位最激烈的,要算皇太极之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长子肃亲王豪格。

多尔衮得到两白旗贝勒大臣的支持,而豪格则得到两黄旗(正黄和镶黄)贝勒大臣的拥戴,双方暗中较量,冲突一触即发。

为了避免自相残杀,挽救清皇室的命运,才三十二岁的庄妃出面调和,她依靠姑母哲哲皇后(太宗孝端文皇后)以中间力量出现,冷静分析形势,之后说服两黄旗的贝勒大臣,并获得索尼、图赖、鳌拜等人的支持。

最终,多尔衮和豪格都同意孝庄太后的提议--福临即位。

但是,儿子福临才六岁,自己又是三十出头的寡妇,孝庄不得不考虑“联合”当时执掌朝中军政大权的睿亲王多尔衮。

要知道,当时的多尔衮手握重兵,连皇帝的玉玺也搬到睿王府内使用,以代统天下,福临随时都有可能被废掉。孝庄当然得首先笼络住多尔衮。至于如何笼络,曾有人认为是孝庄为了保住儿子的帝位,不得不委身于小叔子多尔衮。

反对者认为,如果“太后下嫁”确有其事,则专门记载清朝政治军事、帝王起居、宫庭大事的《清实录》肯定会有所记载,但是书中却是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有人觉得“家丑不外扬”,但是由皇叔父摄政王改称皇父摄政王和多尔衮逼死肃亲王豪格,夺其福晋为妃,却在《清实录》里有明文记载。

第三,支持者认为,旧满族有一种风俗:父死,儿娶其庶母;兄长死,弟娶其嫂。可见,在清初,兄弟之间、叔侄之间的妻妾互娶是很正常的事。从这点出发,盛年寡居的孝庄下嫁壮年英武的小叔子多尔衮,也是可以理解的。

反对者认为,这只是从理论上和满族的习俗上推出“太后下嫁”。如果太后真的下嫁摄政王多尔衮,并封其为“皇父”,就一定有颁诏告谕之文。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关于这方面可靠的史料佐证。

第四,支持者认为,多尔衮在顺治朝公开自称“皇父摄政王”。这种以皇上的父亲自居,说明已经娶了皇帝的母亲,多尔衮才有可能自称“皇父”。而多尔衮称谓的变化,足以说明太后与多尔衮有婚姻事实。

反对者认为:多尔衮由“皇叔父摄政王”,改称“皇父摄政王”,大概是孝庄为笼络人心,或者因为多尔衮劳苦功高,朝廷给予的封号,并不是从“婚姻”方面来讲,就比如古人尚父、仲父的意思,周武王还称姜子牙为尚父呢。因此,这个并不能作为太后下嫁的根据。

第五,支持者认为孝庄没有和皇太极合葬在沈阳的昭陵,而是葬在遵化的清东陵风水墙外,间接说明孝庄可能因改嫁而无脸到阴间见皇太极。要知道,按照清初丧葬制,皇后、嫔妃都要与皇帝合葬的。史料也载:太后遗嘱有“卑不动尊”,意思是不忍再惊扰皇太极。

康熙也明白祖母孝庄的心思,但他又感到将祖母单独安葬确实先例,于是就将孝庄的棺材在东陵的地面上一直停放三十八年之久。此外,在清东陵下葬的五个皇帝、十四个皇后、一百三十六个嫔妃,都葬在风水墙内,唯有孝庄的棺木葬在风水墙外。

反对者认为孝庄皇太后,不与皇太极合葬昭陵,主要是因为原后孝端皇后已经和皇太极合葬了。据史书载,孝庄弥留之际:命康熙以太宗奉安已久,不可轻动,况心恋汝父,当于孝陵(顺治)近地安膺。因此,孝庄太后不和皇太极合葬于昭陵,不能作为“太后下嫁”的证据。

实际上,“太后下嫁”是否确有其事,目前还难以定论,只有等到新的材料发现和考古工作的深入,才能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