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能力减弱,或是7月份轿车、SUV、MPV市场齐降原因

中汽协7月份销量数据显示,乘用车市场单月销量159万辆,同比下滑5.3%,环比下滑15.2%;其中,除了下滑许久的MPV市场外,轿车、SUV市场也同样为单月同比、环比齐齐下滑。这是近年来非常少见的现象,让人不安。

同时,7月份SUV市场的同比降幅也大于轿车市场,持续上月增长表现弱于轿车市场的态势,再度印证了业内关于SUV市场红利正在淡化的判断。不过,尽管整体市场表现堪忧,豪华车市场的表现仍然可观;7月份轿车销量前20榜单中奔驰C级、奔驰E级赫然在列,单月销量均突破1.2万辆,同比增速也保持在两位数;此外,宝马5系单月销量过万,同比增速超过100%。正是佐证了那句“市场低迷期,正是豪华品牌增长时”。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7月份经销商的库存系数,为1.79,同比增长16%,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其中,豪华与进口品牌、合资品牌库存系数较上月下降明显(这与上述豪华品牌市场表现好有所呼应),自主品牌库存系数则环比上涨13%至2.38。其中,7月份库存系数超过2的自主品牌包括宝骏、江淮汽车、吉利汽车、上汽荣威、长城汽车等。

对比7月份销量与库存系数来看,终端市场的高库存压力表面上应是7月份整体市场下滑的重要原因。其中,自主品牌面临的压力显然更大。

不过,为什么7月份的终端市场库存压力会如此大、整体市场为何会有如此不理想的表现呢?或许,搞清楚这个问题能对下半年接下来的市场表现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业内有人认为,SUV市场的持续不振是带动整体市场下滑的原因。对此,车业杂谈认为,分析7月份整体市场销量下滑的原因绝非是看哪个细分市场能不能带动整体市场这么简单,如此无非是隔靴搔痒。

众所周知,历年来7月份的国内市场都是淡季,是每年逐月销量V字走势的底部,与此时期全国多地的高温天气、居民收入的季节性波动有关系。不过,这仍然不能解释为何今年的7月份轿车、SUV、MPV三大市场同比齐降。那难道是今年车企在供给端的力度不如去年?从车企今年以来不断的新品投放及营销推广来看,这显然也不是主要原因,要知道今年年初多数车企是给出了较高增长的年度销量目标的,市场销量下滑并非他们想见。

应该来讲,真正导致今年7月份三大细分市场同比都下滑的原因是在需求端,即消费能力减弱,能买得起车的人减少了。国家统计局曾发布了今年5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衣食文娱类消费,也包括汽车及家电等消费)增速,同比增长8.5%,创2003年5月份以来最低水平;今年6月份,该指标有所反弹,为9%,但较此前仍然不高。这意味着国内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在减弱,其中尤其是中下阶层不敢大额消费了。汽车作为大宗商品,自然会直接受此影响,三大细分市场当然就无一幸免;这与此前部分细分市场高增长、部分细分市场下滑截然不同。


造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的原因很多,但房地产及股市的影响会有很多人感同身受。房地产的持续暴热,让许多此前有一定购买能力的消费者将可支配资金投入房市,并且贷款购房的不是少数。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股市持续波动也会套牢一部分的资金。中下阶层的可支配收入是有限的,买多了房自然就挤压了买车的钱。

此前,政府一度强调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房地产暴热的确能起到托底作用,但也会让居民消费能力变弱,从而影响到非刚需的汽车等行业。如前所述,7月份的乘用车市场销量表现与季节性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应不是主要原因。所以,8月份及今年下半年的乘用车市场表现到底如何,如今看来或许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车企而言,为今之计或只有做好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硬仗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