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厚墙环绕的城,有文字,还有高级统治者——良渚文明究竟是怎样的文明?那里遗存的古城究竟与这个文明有没有关系?最新的考古发现令人惊奇并浮想联翩。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公安人员接到举报,说有人在浙江文物市场倒卖国家级的重要文物。后来公安人员查明,是一农民在浙江良渚镇西边的小山上挖掘到了一块玉器,想在文物市场上卖掉。后经浙江省文物人员鉴定,这件玉器竟然是5000年前的玉器——玉钺。钺是先秦时代的一种武器——长柄斧头,玉钺就是用玉石打磨出的没有长柄的斧头。这显然不是真正的武器,那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这个意外发现让我国考古工作者异常兴奋,于是开始了对“良渚文化遗存”的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并陆续获得了许多新的重大发现。
发现中华第一古城
“良渚文化遗存”是上世纪30年代人们在今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南部环太湖地区发现的距今约5300年的文化遗存,其范围覆盖了约半个中国。由于它最初发现于杭州市的良渚镇,所以考古专家们把它命名为“良渚文化”。由于当时国内战乱,所以考古发掘不够深入细致。半个世纪以后陆续进行的新挖潜,才为人们逐渐揭开了“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纱。
在对“良渚文化遗存”诸多的发掘中,最惊人的发现莫过于良渚古城的发现。
古城大致以良渚遗址区内的莫角山遗址为中心,东西长约1500米至1700米,南北长约1800米至1900米,略呈长方形,南北方向,占地面积近290多万平方米,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宽度40米至60米,比西安古城墙宽2到4倍。城墙底部先垫石块,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
在城里,人们还发现了一个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人工营造的土高台,高台上有许多夯窝以及成排的柱洞,说明上面曾经有大型建筑。另外高台上还有6个供祭祀时用的大土坑。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高台有“中心祭坛”的性质。
从大的视野看,良渚古城南北有山,而且古城的南北墙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还有两座小山。因此,考古学家推断,良渚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而从古城的建筑布局和内部建筑来看,这座古城应当是目前中国被发现的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也是时代最久的一座,堪称中华第一古城。
神奇的徽标与奇妙的文字
随着挖掘的持续进行,中华第一古城的许多秘密又不断被发掘了出来。
考古学家发现,良渚文化遗存中的许多祭祀天神的玉器上,有个“神人骑兽”图案非常特别。图案是一个头戴羽冠、身披战袍的神人或武士骑在了一只猛兽的身上,神人双目圆睁,龇着牙显示出威严的样子;他的坐骑是浑身布满花纹的猛兽,猛兽也露出獠牙,双爪弯曲地俯在人身前。如在一件被考古学者称为“玉琮王”的祭祀用的玉器上,它的四个面竟然刻画了八幅这种图案。这种图案在象征军事首领权威的重要标志——玉钺上也有。这就表明这种图案具有徽章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是我国最早的“国徽”!
自2012年8月开始,考古学家对从良渚文化遗传中收集到的608个刻画符号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有些符号出现的比较集中,但并非杂乱无章;有些符号单个存在,而且笔画较多;还有的几个组成一组,有一组连在一起的6个符号,其中有3个是相同的,这明显是表达某种意思的一句话。那些单个的符号很像一件件事物,比如旗帜、鱼虫等。整理还发现在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大多在烧前形成,石器上的刻画符号与陶器上的多有相似之处。这些符号如果是普通划痕的话,那应该比较散乱,而不会在某个地方集中出现,而且普通划痕也不会如此规整。
据此,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些符号实际上是一种较为成熟且初具系统的文字,而且如甲骨文一样,是象形文字,不是会意文字。史学界之前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良渚文化遗存的文字——良渚文字的发现,实实在在地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美玉环绕的墓主人究竟是谁?
考古学家认为,良渚文化遗存的瑶山遗址、汇观山遗址、反山遗址等多个大型墓葬中,最难破解的就是反山遗址墓葬了。
反山遗址墓葬算是那个时代最高等级的大型墓地了,墓地当今位于杭州市区西北区域,墓地是在人工堆筑的大型土墩上营建的,南边是男墓,北边是女墓;墓穴较宽大,有棺椁类葬具。随葬大量珍贵器物,90%以上是玉器,还有石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墓地出土的玉器品种之多,玉质之好,用玉量之大,是迄今为止我国同类发现之最。
最为奇特的反山墓葬是编号为M12的墓葬。在这个墓坑里,700多件玉器铺满了整座墓坑,被称为良渚“玉琮王”、“玉钺王”的两件超大型玉器就在其中。有玉琮,说明墓主人拥有神权,有玉钺,说明墓主人拥有王权,而同时拥有超大型的“玉琮王”和“玉钺王”,应该说明墓主人是顶级的、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人物了。
莫非M12的墓主人就是良渚的最高统治者吗?接下来的墓葬研究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在反山众多墓葬中一共出土了5把玉钺,其中M12、M14和M20墓葬出土的是钺柄上下两端各有饰物的玉钺,这其实说明此三墓的墓主人权位等级最高,他们生前一定是“三巨头”。而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三个墓葬在排列成蛇形队列的墓葬群中的特殊位置:M14是东起第一墓,M12位置居中,M20位置最靠后。这个次序排列其实也说明,M12很可能就是帝王墓,墓主应该就是良渚古城的最高统治者。
古城支撑的是一个美丽富足的古国?
既然良渚遗存范围跨越了半个中国,而且有城墙高筑的城池,有自己的文字和独特徽标,还有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最高统治者,这说明良渚古城支撑的不太可能是一个小部落,而可能是一个文明古国,良渚古城也可能恰恰就是这个古国的首都。
如果说良渚文明古国真的是存在过,那么它应该是在中华青铜文明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文明,而且是新石器时代文明的顶峰时期,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它除了有自己的文化外,生产力水平也应该比较高才对。那么事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从考古发掘来看,当时良渚的农业已经相当先进,不但懂得种植水稻,还制造了三角形石犁来耕地,这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饲养家蚕,进行丝制品的纺织。如在良渚地区出土了一些丝和绢的织物,还有玉石制成的纺轮,证明我国的先民们早在5000年前就穿上了丝绸制成的衣服。良渚出土的陶器生活器皿也非常精美,玉器加工工艺非常独特,以至于用今天现代化的坚硬工具去模仿,都很难达到那时的加工水平。
既然当时的良渚已经具备了最高统治者、大巫师、军队、手工艺者、农民,说明当时有了明确的社会分工和等级划分,而且城池和宫殿的存在,也是等级和王权存在的标志,说明良渚当时已经是国家了,良渚古城其实支撑的是一个美丽富足的文明古国。如果后续的考古发现真的能进一步证实这个推论,那么中国朝代史的开端就应在夏、商、周之前,加上良渚了。
寻找中华第一古城的历史脉络
如果中华第一古城真的支撑过一个文明古国,那么这个古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否有过记载呢?
传说在三皇五帝时代南方有一个国家被称为“羽民国”,因其国民崇拜鸟而得名,而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海经》和《淮南子》等典籍里,都提到过这个羽民国,其描述的羽民形象,与良渚徽章上的头戴大羽冠的形象可以相互印证;而考古学家们根据出土的良渚文化文物推定,良渚人梳着高发髻。如果高发髻也算人头的一部分的话,那么良渚人称得上是《山海经》所谓的“长头”,如果算上羽冠的话,那头就更长了。于此,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二者可相互印证。此外,典籍所述的羽国的地理位置与良渚所处的太湖流域也可以相互印证。有学者据此推测,良渚徽章上的神人有可能是战神——蚩尤。传说九黎族能征善战,他们的首领蚩尤更被族人奉为了战神,而羽民国应该就是九黎族建立的。
那么,这个文明古国后来又是如何消亡的呢?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在4000年前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蚩尤领导的九黎族部队被炎帝、黄帝的联军打败,其本人也被杀死,羽民国从此被中原的新文明吞并了。还有学者认为,4000多年前中国发生过很大规模的洪水,羽民国很可能受到了灭顶之灾。大禹带领人民治水成功之后,在会稽山举行诸侯大会,借机杀掉了当时的羽民国国王,羽民国的灾民从此接受了中原夏王朝的统治……
考古学家认为,中华第一古城的发现,为研究中华文明历史的开端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至于良渚古城是否真正支撑过一个文明古国——羽民国,还需要继续寻找相关证据。如果证据确凿,那么中华文明史的历史朝代更迭,就理所应当地把良渚文明排在前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