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组建小桔车服:数字化赋能是决胜汽车后市场的关键

8月6日,滴滴宣布将旗下汽车服务平台正式升级为“小桔车服”公司,并对该公司投资10亿美元,以打造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笔者以为,滴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汽车后服务市场,与传统汽车企业、经销商争夺产业利润,不仅意味着汽车后市场未来的巨大增长潜力,更在于不断的提示出数字化赋能对于发展汽车后市场业务的重要性。

汽车逐步进入存量时代,汽车后市场逐渐成为产业巨型蛋糕。

过去二十年,中国汽车产业突飞猛进,这种迅猛增长的主要表现汽车销量的增长。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汽车销量的增长总会遇到天花板。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业内逐步几近达成共识:中国汽车市场将逐步进入高基数、微增长的存量时代,汽车后市场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大的增量蛋糕。

有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年底,中国的私家车数量实现了从1亿到3.1亿的巨额增长。中国已经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大国。作为庞大车流量红利的受益者,汽车后市场行业迅速爆火。仅2015-2017年,中国汽车养护增幅超过100%。据预测,2018年我国汽车中车龄介乎4至9年的车辆占比将超过50%,汽车维修和保养需求将迎来高峰期。预计2018年汽车后市场将突破万亿规模,年增长率将达到30%以上。汽车后市场无疑成为时下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

巨大的蛋糕诱惑之下,吸引无数零售商及电商企业角逐汽车后市场加入汽车消费大军,过去几年,阿里、京东、苏宁、神州、滴滴在内一大批互联网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军后市场。与传统汽车企业和经销商争夺产业利润。

汽车后市场转型的最大顽疾:线下信息孤岛恶化消费者的终端体验

高额的市场增速之下,汽车后市场却暗藏杀机。互联网开始介入汽车后市场之后,传统4S店与互联网O2O争斗不止。而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寻找到汽车后市场的病根至关重要。

对于当下的消费者,汽车售后服务已经成为抱怨的最大痛点。究其背后,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前线下为主的售后服务模式造就了信息孤岛,消费者面临极度的信息不透明和不对称。首先是缺乏数据化的服务评价体系,服务和价格没有统一标准,维修质量参差不齐,柠檬市场严重。很多汽修、配件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漏洞大肆报高配件价格,导致供销信息严重不对称,配件价格虚高。其次是资源利用率低下,汽车售后资源与消费者的服务需求错位不匹配,这就导致了用户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割裂,部分用户可能离需要的4S店过远不方便。而想趁着假期去维修保养又容易与其他用户时间重叠,导致排队等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第三还在于消费者难以通过数字化渠道及时获取维修保养信息。

汽车后市场未来决胜关键:数字化赋能成为关键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经销商还是跨界企业,都已经越来越充分认识到数字化赋能的重要性。7月31日,2018年7月31日,汽车行业内权威机构J.D. Power(君迪)在京正式发布2018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CSI)。J.D. Power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乔杰(Jacob George)就表示。“毋庸置疑,今天这个时代,数字化在决定消费者体验和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数字化体验,不再只是‘加分项’,而是‘必需项’。经销商需要通过多种数字化渠道和触点更好地与客户互动。”


对于滴滴在内的跨界企业,无疑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正如小桔车服负责人表示,滴滴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通过大数据精准选址,同时所有的原材料和产品配件都是通过跟品牌厂商直接合作,通过线上线下整合的方式,做到正品低价,整个维修过程从车辆进来到出去实现数据化、可视化、可追踪。

总而言之,相比于整车市场竞争格局的日益稳定,汽车后市场目前仍然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产业尚没有形成巨头。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经销商还是跨界企业,各方都有自身的优势,或许都有着巨大的机会。但都需要明白,至关重要的核心通过数字化赋能,构建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