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被推翻前,是怎样寻找继承人的?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崔玄、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五人,精心策划,联合禁军将领李多祚、李湛、杨元琰、驸马都尉王同皎等,率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五百余人,拥护皇太子李显自玄武门斩关而入,诛杀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武则天逊位于中宗李显,二月复国号为唐,至此武周政权正式结束。之后因张柬之等五人都被封为郡王,又称“五王政变”。

此次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统治,使李唐政权得以重新恢复,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晚年的武则天没有考虑过立继承人吗?

实际上,从此次政变可以看出,唐中宗李显的政治实力十分弱。他第一次当皇帝仅仅只有三个月,就因一句戏言 “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卸!”被武则天“汝欲 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轻而易举地赶下台,被流放到房陵,为何后来又能登上帝位呢?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拥李派朝臣的支持。

当时在朝臣中,一般可划分为三派政治势力,一:即以武承嗣、武三思为代表的武家势力;二:以宰相狄仁杰为代表的拥唐势力;三:以张易之、张昌宗为代表的男宠势力。

武则天晚年,势力最强的要算武家了。武周政权建立后“承嗣自为次当为皇储。”却引起朝臣强烈反对。到了圣历元年,武承嗣、武三思更是按耐不住地想赢取太子之位。

可见,武家,是晚年的武则天寻找继承人的首选。

实际上,武则天在位时,就曾大肆追封和赏赐武氏族人,不过,这些人当中身居高位且涉及文史要职的除了武承嗣、武三思,剩下的却没几个。据史书载:“承嗣尝讽则天革命,尽诛皇室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俄又赐承嗣实封千户,仍监修国史”;“三思,元庆子也……证圣元年,转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圣历元年,检校内史。二年,进拜特进、太子宾客,仍并依旧监修国史”。公元693年(长寿二年),当时李旦还在神都,可是“正月,壬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以魏王承嗣为亚献,梁王三思为终献”。

说明武则天早已有意要传位于武氏子侄,否则也不会在“祭祀”这样隆重的国家典礼上,让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承嗣自为次当为皇储,令凤阁舍人张嘉福讽谕百姓抗表陈请,则天竟不许”。

但是最终未立武氏子嗣为皇储,主要还是因为以宰相狄仁杰为代表的外朝拥唐势力的极力反对。为此,李昭德曾上书武则天,谈到:“臣闻文武之道,布在方策,岂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以亲亲言之,则天皇是陛下夫也,皇嗣是陛下子也,陛下正合传之子孙,为万代计。况陛下承天皇顾托而有天下,若立承嗣,臣恐天皇不血食矣”。

李昭德的话真是一针见血,一语惊醒武则天。

要知道,中国古代崇尚“事死如事生”,对于帝王来说皇位传承重要,不过身后事也十分重要。

自武则天登基以来,武氏子侄对这位姑母女帝百般讨好,给她营造了一个家族兴旺的景象。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意元年……承嗣以不得立为皇太子,怏怏而卒”。可见,武承嗣对姑母极力献媚,只不过是为了皇太子之位,并非真心辅佐姑母,更不会甘心屈居他人之下。

其次,武氏诸侄不是皇室血统,学识、能力也没什么突出的表现,加上其品行又不行。

据史书载:“三思略涉文史,性 倾巧便僻,善事人……时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等皆承恩顾。三思与承嗣每折节事之。怀义欲乘马,承嗣、三思必为之执辔。又赠昌宗诗,盛称昌宗才貌是王子晋后身,仍令朝士递相属和”。

要知道,当时的武承嗣、武三思都是封王了的,而张易之、张昌宗只是控鹤监、奉宸府里武则天的男宠,堂堂王侯为了高官厚禄不惜做出有失名节的事来,不遭到朝中大臣的诟病那是不可能的?。

“三思又以则天厌居深宫,又欲与张易之、昌宗等扈从驰骋,以弄其权。乃请创造三阳宫于嵩高山,兴泰宫于万寿山,请则天每岁临幸,前后工役甚众,百姓怨之”。为了讨好姑母,连百姓的疾苦都不管了,招致当时士人君子的反对。

这样一来,即使武则天真的想立武氏子侄为接班人,也要考量一下其他两派的“意见”了。

再次,武则天曾“处置”过武氏族人。原来当年魏国夫人中毒身亡后,武则天“迫使”武元庆、武元爽等人改姓,绝属籍,发配岭南,吃尽苦头,最终气绝身亡。假如他们当中有一个子嗣坐上皇位,很难保证这些人不会伺机报复。

最后,以狄仁杰为代表的朝臣,坚决反对传位于武氏子侄,主张传子,;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也劝武则天将皇位传子。

狄仁杰等人都为李唐旧臣,他们拥护李唐子孙继位无可厚非,但是二张也拥护李唐子孙就有点不一样了。

我们知道,张易之、 张昌宗兄弟 (简称二张)是武则天后期最得宠的男宠。圣历二年,武则天专门为他们设置一个内朝机构即控鹤府,后改奉宸府 , 以张易之为监、令,其下属也“率皆嬖宠之人,颇用才能文学之士以参之”。

当时武则天差不多八十了,以 “春秋高,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于是,二张开始干预朝政,大肆网罗亲信党羽,是武周后期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势力,就连诸武外戚也不得不“候其门庭,争执鞭辔,呼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尽管如此,当武氏子侄的太子之位无法实现时,与二 张同为控鹤监供奉的吉项向二张建议:“天下士庶未忘唐德,咸复思庐陵王。主上春秋高,大业须有所付;武氏诸王非所属意。公何不从容劝上立庐陵王以系苍生之望!如此,非徒免祸,亦可以长保富贵矣。”二张接受了这个建议,“承间屡为太后言之”。不过,他们的原由与狄仁杰等朝臣的则不同。

尽管这些原因坚定了武则天还政李唐的决心,但是毕竟皇权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到手的东西怎肯拱手相让。就这样,武则天在立继承人问题上一直拖了下来。

直至圣历元年(公元698 年)“三月,己巳,托言庐陵王有疾,遣职方员外郎瑕丘徐彦伯召庐陵王及其妃、诸子诣行在疗疾。戊子,庐陵王至神都。”

武则天退位后,在众多护卫的保护下,移居到城内西部御花园,同年十一月去世,享年八十二岁,遗言,让后人以皇后的身份祭祀她,不要把她当做皇帝来看待。